报告大厅首页 市场竞争标签 财务
2025年财务市场竞争
中国报告大厅

财务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财务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
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
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财务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财务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财务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财务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财务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是分析财务行业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成果。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财务行业市场竞争情况,有助于财务行业内的企业认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财务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延伸阅读

吴清: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20250201/08:36)

根据求是微平台公众号发布,2025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文章。 吴清表示,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坚持惩、防、治并举,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发挥证监会机关司局—派出机构—交易所“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优势,强化日常监管的修复和纠正功能,发挥好稽查执法对重大恶性违法行为的重拳治理效能。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集中力量查办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用好用足现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处罚手段,“追首恶”、“惩帮凶”,加大对涉案责任人的追责力度。深化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立法修法,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措施文件,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当事人承诺等制度机制。强化科技赋能监管,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破除“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监管精准性、有效性。(中证报)

财务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热门推荐

更多标签

最新报告

相关资讯

免费报告

相关标签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