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无处不在的“资本诱惑”使得创业者纷纷涌入无人机市场,残酷竞争中有人欢喜有人忧。2017年,将是各大企业向垂直领域深耕的阶段,这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都将是巨大的考验。2017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数量分析详情如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也成为衡量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一环。据世界航空耕地比例图,中国仍处于较初级的价段,我国无人机植保的缺口仍很大。而近年国家政策对于植保无人机一直是扶持的态度,所以预计今年将有更多的无人机在田野上放飞。
据了解,2016年,全国无人机预计在10000架左右(有一部分是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展示,并没有真正在飞),2017年预计新增长15000架。尽管如此依然满足不了18亿面积的土地需求,平均下来每个县不足十架。显而易见,植保无人机市场缺口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我们也看到关于鼓吹无人机市场是“百亿大蛋糕”之说,奈何2016年尾就双双扑街?莫不是高估了所谓的市场空间。此次的植保无人机在年初已经开始出现好的政策环境,如果能够解决普及问题或许理论上的“大饼论”也得以成立,不过若是出现错误估计甚至高估市场空间,而盲目跟风扩大经营,到时无人机是飞入田间地头还是积压库中就不得而知了。
从时间和发展来看,目前我国航空耕地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航空耕地处理比例为:17.8%,美国为:50%,日本为38%,俄罗斯为:38%。这些数据是国外航空植保的数据。而目前中国航空耕地处理不足2%。
当然,植保无人机市场仍有欠成熟。现今仍存在价格高昴、配套设施不完善、飞行技术要求严苛等问题。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农林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航拍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元,安防市场约为150亿元,电力巡检约为50亿元。同时,无人机在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之后,大量资本纷纷涌入。
2017年无人机的资金投入也会更加冷静。有研究报告指出,仅以航拍为主打的消费级无人机始终难以甩掉航模玩具的帽子,其增长潜力也有限。在消费级无人机需求趋于饱和时,真正能够促成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增长点在于无人机的专业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