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 内容详情
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
 植保无人机 2018-03-09 10:52:49

  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下面是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分析:

2017-2021年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

  目前,传统的施药方式由人操控地面施药设备,将药物施加到作物表面,不仅速度慢、效率低、残留多,并且施药人员易中毒。采用无人机将农药从空中均匀撒在目标区域是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一项高新技术。

  我国耕地面积超20亿亩,占全球总耕地面积7%。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劳动力缺失,农业现代装备应用不足,限制农业发展。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代替农民劳作的植保无人机也逐渐涌入大众视野。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324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达1152.8万亩次,同比增长分别是234%、170.6%。但是,目前国内农业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占比超过90%,航空植保比例小于2%。

  据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分析,按2015年植保无人机总作业面积达1152.8万亩次计算,无人机植保比例不到1%,而美国、日本的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50%、54%,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远高于我国的17%,我国在航空植保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63%,力争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8%,其中粮食作物超过80%。植保机械化率低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最大的短板。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植保无人机正是弥补这一短板的利器。

  分析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近几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一直很大,2015年达到228.09亿,一旦植保无人机进入国家层面的补贴后,为了补齐农业机械化的短板,相应的补贴力度会很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计,2017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空间将达到35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29%,2021年将达到128亿元。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植保无人机相关研究报告
植保无人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