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 休闲食品 内容详情
2014年巴西糖果市场出口量分析
 糖果 2014-11-11 13:52:34

甘蔗在南北半球均有种植,年均总产量约1.7亿吨,其中巴西产量最大,占全球总产量的22.8%,印度次之,约占15.6%,欧盟地区约占10%,而中国约占7%。

由于南北半球气候存在差异,食糖年度在全球也有差别。北半球从10月开始收割,南半球则相差半年,收割始于4月。甘蔗收割期持续半年之久,中间3个月为压榨高峰和出糖高峰,中国为12月至次年2月,巴西则为6月至8月。在此期间的低温降水不利于甘蔗收割,极端时候出现霜冻等灾害天气还会严重损害甘蔗生长。甘蔗喜水,拔节期有台风带来充沛降水利于生长,只要不造成大面积严重倒伏,一般对当年甘蔗产量有促进作用。

巴西地处南美洲,且温度低于我国,靠近赤道,其最大食糖产区圣保罗州适宜甘蔗生长,甘蔗种植面积也一度扩张。圣保罗州产糖量约为巴西食糖总产量的60%—70%,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广西。所不同的是,巴西食糖产量约3700万吨,其中有2800万吨用于出口,占全球食糖总出口量的50%。可见,巴西在全球食糖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巴西食糖产量曾出现下降,但其出口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

  图为巴西食糖出口情况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糖果市场研究报告表示,巴西的糖厂每年4中旬开始下一榨季的生产,甘蔗用来生产食糖和酒精,至于分配的比例则取决于两者的比较效益。巴西国内使用混合燃料酒精的汽油,添加比例约为 20%。不过,2014年原油价格不断走低,导致燃料酒精价格一路下跌,生产酒精的效益也相对下滑。2013/2014年度食糖价格快速下跌,导致其比较效应下降,糖厂生产更多酒精。预计2014/2015年度巴西会重新调整甘蔗在两者之间的比例分配,最终或达到糖与酒精约 44%∶56%的比例。

  图为巴西甘蔗在食糖和酒精之间的分配比例

2014年上半年厄尔尼诺预期曾引发农产品尤其是可可和咖啡价格的上涨。厄尔尼诺可能伤及甘蔗产量,造成食糖减产,原糖指数也在年初从15美分/磅以下出现快速拉升,一个月的涨幅超过20%,3— 6月其持续振荡走高,直逼20美分/磅。当厄尔尼诺落空,原糖价格再度下跌。美国农业部认为2014年的严重干旱令巴西甘蔗产糖率下滑,并在最新报告中下调巴西 2014/2015年度糖产量预估值至3580万吨,较其预估下调2.7%,较上年度产量减少5.3%。而此前巴西政府预计该国本年度糖产量为3830万吨。2014/2015年度巴西食糖压榨接近尾声,从累计产量看,和过去几年持平,预计最终产量也会和去年持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食糖出口量可能下降更多,5—8月巴西食糖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1%,而同期出口金额同比下滑25%。食糖价格太低导致农民惜售,终端消费形势不佳也制约了出口量的增长。截至10月16日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巴西食糖出口量或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作为巴西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尽管进口量仍在增长,但巴西食糖在中国进口食糖中的比例正在缓慢降低,主要的冲击来自泰国。

2014年上半年泰国也曾因厄尔尼诺导致局部地区干旱,其北部、西部和中央平原甘蔗主产区降水低于均值,不过预计甘蔗单产的减少被面积的增长弥补。此外,2013/2014年度结转的库存较大,东南亚同盟成员国之间食糖贸易进口关税从之前的5%—40%削减到0—10%,再加上地理上的优势降低了运输成本,泰国食糖在 2014/2015年度将抢夺更多的食糖出口份额。

全球第二大产糖国——印度2014年10月1日的食糖库存为692万吨,该水准低于印度糖厂协会预计的740万吨,比2013年同期下降 200多万吨。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原糖出口给予补贴,出口量从前一年度的34万吨剧增至210万吨,且该国国内食糖消费量也从前一年度的2300万吨增至 2400万吨。尽管食糖库存下降,但仍较新糖上市前的国内需求高出近200万吨。

总体来看,上半年厄尔尼诺一度作祟,扰乱原糖市场运行步伐。目前,减产担忧正在逐渐消除,国际糖业协会预计自10月1日开始的2014/2015食糖年度,全球食糖供应将过剩130万吨,为连续第5年供应过剩。当然,过剩幅度较此前的500多万吨显著改观。


糖果相关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数据中心 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