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机械 报告详情
2017-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投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投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No.2853413
【最新修订】: 2017-02-24 08:16:47
【 关 键 字】: 军工
【报告格式】: 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 Email发送或EMS快递
【报告价格】: 纸介版:RMB 9000元 
电子版:RMB 9000 元 
两个版本:RMB 9500 元
【订购热线】: 全国24小时服务: 400-817-8000
北京: 010-58247071 / 58247072
福建: 0592-5337135 / 5337136
报告导读
本报告从国际军工发展、国内军工政策环境及发展、研发动态、进出口情况、重点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军工市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军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最后对军工投资潜力进行了分析。
郑重声明
本报告由中国报告大厅出版发行,报告著作权归宇博智业 所有。本报告是宇博智业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有偿提供给 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宇博智业书面授权,任何网 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宇博智业有权依法追究其 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 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军事工业的基本情况

  1.1 军事工业介绍
    1.1.1 行业的定义
    1.1.2 行业的特性
    1.1.3 战略性产业
  1.2 军事工业的经济特征
    1.2.1 公用事业属性
    1.2.2 自然垄断性
    1.2.3 需求特性
    1.2.4 供求垄断性
    1.2.5 生产周期及风险
  1.3 军事工业组成主体分析
    1.3.1 主体构成
    1.3.2 军工企业
    1.3.3 中央政府
    1.3.4 主体关系

第二章 2014-2016年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分析

  2.1 2014-2016年世界军工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2.1.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2 国际军事竞争格局
    2.1.3 全球军贸市场份额
    2.1.4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2 2014-2016年欧洲军工发展
    2.2.1 军工改革历程
    2.2.2 德国军工现状
    2.2.3 英国军工现状
    2.2.4 军工整合特点
    2.2.5 资产证券化分析
    2.2.6 产业发展规划
  2.3 2014-2016年美国军工发展
    2.3.1 军工改革历程
    2.3.2 军费支出分析
    2.3.3 市场格局现状
    2.3.4 产业兼并重组
    2.3.5 资产证券化分析
    2.3.6 未来发展前景
  2.4 2014-2016年俄罗斯军工发展
    2.4.1 军工改革历程
    2.4.2 军费建设状况
    2.4.3 军贸市场特点
    2.4.4 军工综合体现状
    2.4.5 综合体改革及特点
    2.4.6 综合体主要问题
    2.4.7 综合体未来展望
    2.4.8 军贸市场发展趋势
  2.5 2014-2016年日本军工发展
    2.5.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5.2 军费支出状况
    2.5.3 产业发展现状
    2.5.4 军工贸易开放
    2.5.5 军工主体分析
  2.6 2014-2016年印度军工发展
    2.6.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6.2 军费支出状况
    2.6.3 军工投资开放
    2.6.4 军工国际合作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3.1.2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3.1.3 中国工业经济形势
    3.1.4 经济结构转型分析
    3.1.5 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3.2 军事环境
    3.2.1 世界军事形势
    3.2.2 中国军事形势
    3.2.3 中国军事实力
    3.2.4 中国军事战略
  3.3 政策环境
    3.3.1 国防预算支出
    3.3.2 市场准入政策
    3.3.3 市场开放政策
    3.3.4 产业规划政策

第四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化改革发展

  4.1 国际军事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4.1.1 军民融合历程
    4.1.2 主要融合模式
    4.1.3 英国航空航天
    4.1.4 日本资助政策
    4.1.5 吸纳民资经验
    4.1.6 军民融合经验
  4.2 中国军事工业产品转民用生产
    4.2.1 发展背景分析
    4.2.2 军转民的意义
    4.2.3 军品转化优势
    4.2.4 企业转化案例
  4.3 中国民资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生产
    4.3.1 重要作用影响
    4.3.2 参与的可行性
    4.3.3 主要指引政策
    4.3.4 存在问题分析
  4.4 中国军事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4.4.1 融合边界研究
    4.4.2 融合发展现状
    4.4.3 企业改制案例
    4.4.4 融合管理模式
    4.4.5 存在问题分析
    4.4.6 主要对策建议
    4.4.7 深度发展方向
  4.5 中国军事工业科研所军民融合发展
    4.5.1 国外发展历程
    4.5.2 国内发展历程
    4.5.3 典型发展案例
    4.5.4 主要指引政策
    4.5.5 科技成果转化
    4.5.6 民用科技参与
    4.5.7 企业化转制
    4.5.8 问题及对策
  4.6 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4.6.1 指导思想
    4.6.2 行动目标
    4.6.3 重点任务及部门分工

第五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整体分析

  5.1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综述
    5.1.1 军工改革历程
    5.1.2 军工发展特点
    5.1.3 军工发展现状
    5.1.4 军工现代化发展
    5.1.5 资本运营发展
    5.1.6 行业开放发展
    5.1.7 资产证券化分析
  5.2 中国军工产业运行的新特征
    5.2.1 向适应信息化战争转变
    5.2.2 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5.2.3 向注重结构优化转变
    5.2.4 向军民融合型转变
    5.2.5 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5.3 军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供求机制尚待完善
    5.3.2 竞争机制还未健全
    5.3.3 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5.3.4 监督机制垂待改善
    5.3.5 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5.4 军事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5.4.1 企业市场化
    5.4.2 资产证券化
    5.4.3 产融结合发展
    5.4.4 完善相关法规
    5.4.5 相关建议措施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发展分析

  6.1 军事工业市场需求分析
    6.1.1 军工需求的定义
    6.1.2 军工需求结构分析
    6.1.3 经济发展与军工需求
    6.1.4 军工需求与国家安全
    6.1.5 军工需求特点与政策
  6.2 军工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6.2.1 军贸发展必要性
    6.2.2 对外军贸特征
    6.2.3 军贸比较优势
    6.2.4 军贸出口热点
    6.2.5 军贸策略建议
  6.3 军工产品定价体系分析
    6.3.1 价格规制发展
    6.3.2 定价模式问题
    6.3.3 定价管理问题
    6.3.4 相关对策建议
  6.4 军事工业成本控制分析
    6.4.1 企业成本控制内容
    6.4.2 科研产品成本控制
    6.4.3 生产产品成本控制
    6.4.4 产品成本控制思考
  6.5 军工行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分析
    6.5.1 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6.5.2 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
    6.5.3 财务信息化建设措施

第七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航天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7.1 2014-2016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状况
    7.1.1 发展现状特征
    7.1.2 市场规模分析
    7.1.3 航天发射情况
    7.1.4 航天防务工业
    7.1.5 全球发展格局
    7.1.6 产业发展动向
    7.1.7 全球市场预测
  7.2 2017-2022年中国航天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7.2.1 产业发展历程
    7.2.2 产业发展成就
    7.2.3 区域产业发展
    7.2.4 开放社会资本
    7.2.5 新型燃料应用
    7.2.6 产业未来前景
  7.3 2017-2022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7.3.1 行业发展现状
    7.3.2 产业发展规模
    7.3.3 市场竞争格局
    7.3.4 区域发展分析
    7.3.5 产业出海加剧
    7.3.6 细分市场发展
    7.3.7 未来发展趋势
    7.3.8 未来发展方向
  7.4 2017-202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潜力分析
    7.4.1 行业发展现状
    7.4.2 市场发展规模
    7.4.3 主要指引政策
    7.4.4 区域分布格局
    7.4.5 产品商用进展
    7.4.6 关键技术进展
    7.4.7 行业发展问题
    7.4.8 产业发展规划
    7.4.9 细分市场趋势

第八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8.1 2017-2022年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1.1 军用技术进展
    8.1.2 军用装备现状
    8.1.3 军用市场战略
    8.1.4 军用市场空间
    8.1.5 民用市场空间
  8.2 2017-2022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2.1 产业热点回顾
    8.2.2 产业发展环境
    8.2.3 产业发展现状
    8.2.4 军事航空重组
    8.2.5 未来发展方向
    8.2.6 产业发展空间
  8.3 2017-2022年中国无人机发展潜力分析
    8.3.1 行业基本情况
    8.3.2 国际竞争格局
    8.3.3 国内发展情况
    8.3.4 主要指引政策
    8.3.5 市场发展规模
    8.3.6 行业融资规模
    8.3.7 风险因素分析
    8.3.8 未来发展趋势
    8.3.9 军用市场空间
    8.3.10 民用市场展望
  8.4 2017-2022年中国大飞机发展潜力分析
    8.4.1 国际民用市场竞争
    8.4.2 民用产业发展现状
    8.4.3 民用扶持政策
    8.4.4 民用市场前景
  8.5 2017-2022年中国运输机发展潜力分析
    8.5.1 国际市场概况
    8.5.2 国际特种机市场
    8.5.3 国内市场态势
    8.5.4 国内研制进展
    8.5.5 市场前景展望
  8.6 2017-2022年中国战斗机发展潜力分析
    8.6.1 国外发展动态
    8.6.2 市场发展现状
    8.6.3 资产证券化
    8.6.4 主要存在问题
    8.6.5 国际市场展望
    8.6.6 军贸市场前景
  8.7 2017-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潜力分析
    8.7.1 全球市场格局
    8.7.2 行业发展现状
    8.7.3 行业整合动态
    8.7.4 行业政策利好
    8.7.5 主要存在问题
    8.7.6 军用发展方向
    8.7.7 市场潜力空间

第九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船舶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9.1 2014-2016年世界军事船舶工业发展状况
    9.1.1 产业发展回顾
    9.1.2 军事战略与政策
    9.1.3 产业发展现状
    9.1.4 企业市场份额
    9.1.5 细分市场发展
    9.1.6 军用技术发展
    9.1.7 军用发展计划
  9.2 2014-2016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9.2.1 产业发展概况
    9.2.2 行业运行现状
    9.2.3 行业运行特点
    9.2.4 军工改制发展
    9.2.5 问题与建议分析
  9.3 2017-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9.3.1 国内市场预测
    9.3.2 产业发展趋势
    9.3.3 产业发展计划
    9.3.4 军用市场空间

第十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兵器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10.1 2014-2016年世界兵器工业发展规模
    10.1.1 产业发展回顾
    10.1.2 产业发展特征
    10.1.3 武器贸易增长
    10.1.4 导弹武器市场
    10.1.5 产品研发动态
  10.2 2014-2016年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综况
    10.2.1 产业发展壮大
    10.2.2 市场机制改革
    10.2.3 产品研发进展
    10.2.4 价格调节作用
    10.2.5 相关产业分析
    10.2.6 产业发展方向
  10.3 2014-2016年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综述
    10.3.1 武器体系建设
    10.3.2 市场发展特征
    10.3.3 行业进入壁垒
    10.3.4 市场准入现状
    10.3.5 企业退出规制
  10.4 2017-2022年中国武器装备市场潜力分析
    10.4.1 出口规模扩张
    10.4.2 市场需求分析
    10.4.3 影响因素分析
    10.4.4 贸易竞争对策

第十一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工业其他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1.1 2017-2022年中国军事核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1.1 全球核工业发展规模
    11.1.2 中国核工业跨越发展
    11.1.3 中国核工业军民融合
    11.1.4 中国核工业开放合作
    11.1.5 核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11.1.6 中国核工业改革走向
    11.1.7 核工业发展前景预测
  11.2 2017-2022年中国军事电子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2.1 世界军用电子市场回顾
    11.2.2 中国军用电子产业现状
    11.2.3 中国技术实力提升
    11.2.4 军用光电系统前景
    11.2.5 军用雷达市场前景
  11.3 2017-2022年中国军用机器人发展潜力分析
    11.3.1 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11.3.2 军用机器人基本情况
    11.3.3 世界军用机器人研发
    11.3.4 全球军事机器人现状
    11.3.5 军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1.3.6 军用机器人发展趋势
    11.3.7 军用机器人市场空间

第十二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主要上游行业发展分析

  12.1 2014-2016年军用新材料行业发展
    12.1.1 军用新材料应用现状
    12.1.2 军用钢铁市场发展
    12.1.3 军用有色材料发展
    12.1.4 军用复合材料需求增长
    12.1.5 军用3D打印材料发展
    12.1.6 军用新材料发展趋势
  12.2 2014-2016年军用电源行业发展
    12.2.1 军用电源市场规模
    12.2.2 军用电源市场特征
    12.2.3 军用电源发展策略
    12.2.4 军用电源市场前景
  12.3 2014-2016年其他军工上游行业发展
    12.3.1 军用橡胶
    12.3.2 军用传感器
    12.3.3 红外成像系统
    12.3.4 军工线缆

第十三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区域发展分析

  13.1 河北省军工产业
    13.1.1 发展政策环境
    13.1.2 产业发展现状
    13.1.3 军民协同对接
    13.1.4 军民融合发展
    13.1.5 未来前景展望
  13.2 河南省军工产业
    13.2.1 产业发展现状
    13.2.2 企业发展格局
    13.2.3 军民融合发展
    13.2.4 荥阳基地发展
    13.2.5 洛阳基地发展
  13.3 湖北省军工产业
    13.3.1 发展政策环境
    13.3.2 行业规模现状
    13.3.3 军民融合发展
    13.3.4 孝感基地发展
    13.3.5 襄阳基地发展
    13.3.6 发展存在问题
    13.3.7 未来发展方向
  13.4 湖南省军工产业
    13.4.1 发展政策环境
    13.4.2 产业发展规模
    13.4.3 军民融合发展
    13.4.4 湘潭基地发展
    13.4.5 平江基地发展
    13.4.6 株洲基地发展
    13.4.7 未来发展方向
  13.5 江西省军工产业
    13.5.1 产业发展规模
    13.5.2 军品科研进展
    13.5.3 军民融合发展
    13.5.4 项目投资动态
    13.5.5 景德镇基地发展
    13.5.6 行业发展问题
    13.5.7 未来发展方向
  13.6 四川省军工产业
    13.6.1 产业发展规模
    13.6.2 军民融合发展
    13.6.3 广元基地发展
    13.6.4 绵阳基地发展
    13.6.5 未来前景展望
  13.7 陕西省军工产业
    13.7.1 产业发展现状
    13.7.2 军民融合发展
    13.7.3 产学研合作分析
    13.7.4 西安基地发展
    13.7.5 汉中基地发展
    13.7.6 军工园区发展
  13.8 江苏省军工产业
    13.8.1 军民融合发展
    13.8.2 产业发展集群
    13.8.3 地方扶持措施
    13.8.4 丹阳基地发展
    13.8.5 未来发展方向
  13.9 其他区域军工产业
    13.9.1 东北地区
    13.9.2 华北地区
    13.9.3 华东地区
    13.9.4 西南地区
    13.9.5 西北地区

第十四章 2014-2016年中国军事工业技术发展分析

  14.1 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发展
    14.1.1 技术融合重要作用
    14.1.2 国际技术融合态势
    14.1.3 国外技术融合经验
    14.1.4 国内技术发展特征
    14.1.5 搭建军民两用技术平台
  14.2 军事工业军用技术转民用盘点
    14.2.1 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领域
    14.2.2 新能源与高效动力领域
    14.2.3 微电子和电子信息领域
    14.2.4 节能减排领域
    14.2.5 新材料领域
  14.3 重要新兴技术在军事工业的应用分析
    14.3.1 光纤通信技术
    14.3.2 传感器技术
    14.3.3 大数据技术
    14.3.4 物联网技术
    14.3.5 3D打印技术
    14.3.6 人机交互新技术
  14.4 军事工业细分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14.4.1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4.4.2 航空工业热处理技术
    14.4.3 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
    14.4.4 无人机核心相关技术
    14.4.5 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14.4.6 兵器工业热处理节能技术
    14.4.7 军民两用装甲防护技术

第十五章 2014-2016年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经营分析

  15.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5.1.1 企业发展概况
    15.1.2 企业发展沿革
    15.1.3 企业组织架构
    15.1.4 企业经营状况
    15.1.5 企业科研领域
    15.1.6 企业国际合作
  15.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15.2.1 企业发展概况
    15.2.2 企业发展沿革
    15.2.3 企业组织架构
    15.2.4 企业经营状况
    15.2.5 企业科研成就
    15.2.6 成立云制造公司
  15.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5.3.1 企业发展概况
    15.3.2 企业发展历程
    15.3.3 企业组织架构
    15.3.4 企业经营状况
    15.3.5 企业科研领域
    15.3.6 企业国际合作
    15.3.7 发展资本市场
    15.3.8 企业发展战略
  15.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15.4.1 企业发展概况
    15.4.2 企业发展历程
    15.4.3 企业组织架构
    15.4.4 企业经营状况
    15.4.5 企业新品研发
    15.4.6 企业国际合作
  15.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5.5.1 企业发展概况
    15.5.2 企业业务领域
    15.5.3 企业组织架构
    15.5.4 企业经营状况
    15.5.5 企业深化改革
    15.5.6 公司发展战略
  15.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5.6.1 企业发展概况
    15.6.2 企业主要产品
    15.6.3 企业组织架构
    15.6.4 企业经营状况
    15.6.5 企业深化改革
    15.6.6 军民融合发展
    15.6.7 企业战略合作
  15.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15.7.1 企业发展概况
    15.7.2 企业经营状况
    15.7.3 企业混改提速
    15.7.4 企业品牌建设
    15.7.5 开拓海外市场
  15.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5.8.1 企业发展概况
    15.8.2 企业经营状况
    15.8.3 重要项目进展
    15.8.4 企业国际合作
    15.8.5 企业资本运作
  15.9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15.9.1 企业发展概况
    15.9.2 企业组织架构
    15.9.3 企业经营状况
    15.9.4 企业产能规模
    15.9.5 企业资本证券化
    15.9.6 核电项目建设
    15.9.7 企业深化改革
  15.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5.10.1 企业发展概况
    15.10.2 企业组织架构
    15.10.3 企业经营状况
    15.10.4 企业主营业务
    15.10.5 军民融合发展
    15.10.6 企业战略合作

第十六章 2014-2016年中国标杆民营军工企业经营分析

  16.1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1.1 企业发展概况
    16.1.2 经营效益分析
    16.1.3 业务经营分析
    16.1.4 财务状况分析
    16.1.5 未来前景展望
  16.2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2.1 企业发展概况
    16.2.2 经营效益分析
    16.2.3 业务经营分析
    16.2.4 财务状况分析
    16.2.5 未来前景展望
  16.3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16.3.1 企业发展概况
    16.3.2 经营效益分析
    16.3.3 业务经营分析
    16.3.4 财务状况分析
    16.3.5 未来前景展望
  16.4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6.4.1 企业发展概况
    16.4.2 经营效益分析
    16.4.3 业务经营分析
    16.4.4 财务状况分析
    16.4.5 未来前景展望
  16.5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5.1 企业发展概况
    16.5.2 经营效益分析
    16.5.3 业务经营分析
    16.5.4 财务状况分析
    16.5.5 未来前景展望
  16.6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6.1 企业发展概况
    16.6.2 经营效益分析
    16.6.3 业务经营分析
    16.6.4 财务状况分析
    16.6.5 未来前景展望
  16.7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7.1 企业发展概况
    16.7.2 经营效益分析
    16.7.3 业务经营分析
    16.7.4 财务状况分析
    16.7.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七章 中国军事工业投资分析

  17.1 军事工业的投资风险
    17.1.1 市场准入环境
    17.1.2 资质进入壁垒
    17.1.3 投资观念障碍
    17.1.4 民资投资风险
    17.1.5 军工潜在风险
  17.2 民资参与军工的投资模式
    17.2.1 生产经营
    17.2.2 资产经营
    17.2.3 资本运作
  17.3 军工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
    17.3.1 投资条件
    17.3.2 投资模式
    17.3.3 投资风险
    17.3.4 对策建议

第十八章 2017-2022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8.1 军事工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18.1.1 生产集中趋势
    18.1.2 发展失衡趋势
    18.1.3 信息化趋向
    18.1.4 国际化趋向
    18.1.5 国际采购趋势
  18.2 军工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18.2.1 军工国际贸易前景
    18.2.2 军工企业发展前景
    18.2.3 军工企业改革方向
  18.3 蒂华森咨询对2017-2022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8.3.1 影响因素分析
    18.3.2 产业产值预测
    18.3.3 产业利润预测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修正)
附录三: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
附录四: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
附录六: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附录八: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附录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退出管理规则
附录十:加强军贸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附录十一: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附录十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军工相关研究报告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17-8000
北京客户服务专线:010-58247071
厦门客户服务专线:0592-5337135
商业计划书:010-58247079
专项调研报告:010-58247086
个性定制报告:010-58247072
报告合作专线:010-58247086
传真:010-58247073 0592-5337137
邮箱:sales@yuboinfo.com
购买方式
A. 电话订购:400-817-8000
B. 邮件订购: sales@yuboinfo.com
C. 网上订购: 订购单下载
D. 直接到我公司上门购买
温馨提示:
1、购买报告请认准“中国报告大厅”网站
2、中国报告大厅欢迎广大客户上门洽谈购买。
我们的优势
丰富的信息资源
宇博智业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 资源,以及国内其他各大数据源(包括行业协会、图书馆、相 关研究机构等)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 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
专业的研究团队
公司人员拥有不同背景和资历的研究人员,每份报告都由多年 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深研究员撰写,他们长期专门从事行业研究, 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保证研究成果的前瞻性, 我们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品质保证
① 宇博智业创立于2002年,中国最早的市场研究机构之一;
② 公司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能为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的一手资料。
③ 研究人员根据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实现国际领先研究方法与本土实践经验巧妙结合。
售前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业务人员,将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详 细的解答并提供相符合的报告目录;报告售出后,我们的研究 人员将会为您提供全程的后续修改及补充服务。
赠送增值服务
购买我们研究报告可获赠报告大厅数据中心会员资格,全方面 了解行业动态。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