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2016年是债基发行火热的一年,全年发行616只,总规模达到10785.35亿元。以下对债券型基金市场规模分析。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债券市场频频曝出“黑天鹅”事件。今年以来,包括富贵鸟、凯迪生态、川煤集团、神雾环保等发行的21只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发行主体由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逐渐蔓延至国企、央企。随着债券信用危机频现,公募基金入市情绪大打折扣。今年以来债基成立数量和发行规模方面,均较以往出现下滑。
从类型上看,股票型集合产品只有两成盈利,今年上半年有可比数据的524只盈利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0.28%,而大部分的券商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都处于亏损。混合型集合产品也有类似情况,盈利产品占比仅为24%,其中还有不少是结构化或定增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兴证资管鑫成55号、57号,方正量化强势7号、2号,浙商金惠聚焦定增,国泰君安君享弘利三号、五号、二号等集合产品,收益率都在10%以上,在混合型集合产品中排名前20。
整体统计来看,今年债基的平均收益率为1.54%。截至目前,收益率最高的是民生加银鑫信C和前海开源瑞和C,收益率分别为24.09%、22.35%。其次还有三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分别为鹏华丰嘉收益率16.85%,新疆前海联合永兴纯债收益率13.43%,平安大华惠悦收益率12.95%。今年以来收益率在4%以上债基仅21只。债券型基金属于固收类产品,风险较小,稳定性较好,然而受制于债市行情,仍有近70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为负。
受债市基本面利空影响,债券型基金业绩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5月25日,全市场已有194只债基业绩告负,共有25只债基年内收益率跌幅超5%,有8只债基年内业绩跌幅超10%。
债市波动下行,叠加债市信用危机引发“蝴蝶效应”,债券基金年内业绩亏损严重。如受富贵鸟公司债暴跌拖累,一直没能逃脱业绩垫底尴尬的“中融融丰纯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中融融丰纯债A、C份额业绩分别亏损48.07%、39.15%。翻看一季报不难发现,中融融丰纯债重仓持有14富贵鸟,一季度末,占基金净值比例12.85%,而14富贵鸟在今年一季度股价下跌幅度高达87.48%。
综合来看,相较2017年的监管风暴,2018年以来的金融监管推进局面较为温和,市场对于监管层面的担忧也大幅消退。当前影响债市的核心驱动因素重回基本面与流动性层面,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内部平衡以及汇率、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制约均成为影响利率能否进一步下行的主要因素,未来行情的演进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于配置盘的回归时间。因此,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3.4%-3.6%区间内的判断不变。
综合来看,相较2017年的监管风暴,2018年以来的金融监管推进局面较为温和,市场对于监管层面的担忧也大幅消退。当前影响债市的核心驱动因素重回基本面与流动性层面,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内部平衡以及汇率、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制约均成为影响利率能否进一步下行的主要因素,未来行情的演进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于配置盘的回归时间。因此,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3.4%-3.6%区间内的判断不变。以上对债券型基金市场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