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等成为了家电行业接下来发展的重点,我国智能家用电器行业政策不断更新,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家电企业创新发展,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我国智能家用电器行业政策分析详情如下。
国家工信部正式发布《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将在家用电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应用与产业化水平。加速推动中国家电这个传统制造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该规划指出要推动家电工业向智能、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加快智能技术、变频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应用、关键零部件升级等核心技术突破。同时,还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等在家电制造产业链的集成应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个性化定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规划还再次提出并明确将重点发展智能节能环保变频家电、健康厨卫电器、智能坐便器、空气源热泵空调、大容量冰箱和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等高品质家电产品,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家电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工业设计水平,提高中国家电产品美誉度。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这是“智能制造”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美的、海尔、格力三大家电巨头也发出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信号。在智能制造大潮涌动的背景下,家电业的智能化发展无疑已走在了诸多产业的前列。
据业内人士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连番出台,表明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前景高度看好。
相比于无人驾驶、聊天机器人、机器学习等停留在理论和探索层面不同,家电产品融合人工智能可以迅速将人工智能技术、体验和服务带进千家万户,加速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科学普及和消费教育。与此同时,经过近年来一系列智能化转型,家电企业的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水平已有大幅提升,拥有强大的智能制造平台和人工智能产品定义能力。
经过近年来的互联网转型,长虹、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已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有了较多的技术累积。其中,长虹早在2012年就开始涉足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并成了家电行业第一个大数据公司。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家用电器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可以预见的是,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政策红利的刺激下,那些具备快速变现人工智能产品的企业将率先获得成长机会,与家庭生活紧密相连的智能家电产品将首当其冲,以长虹人工智能电视为契机,家电行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扶持政策还有很多,从我国智能家用电器行业政策分析情况来看,随着家电智能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家电企业必将迎来一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