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的医疗器械有普通注射器、输液器和真空采血管等,2019年全球采血量2649.1亿单位,同比增长3.1%,在中国各级医院的分布中是极为不均的,以下是真空采血管行业投资分析。
真空采血管在发达国家的使用普及率较高,渗透率超过70%。真空采血管行业分析指出,全球的增速约在10%左右,高于整体医疗器械7.5%的增长;发展中国成为了增长的最大驱动点,近几年均维持了20%左右的增长率,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普及率的提升成为了增长最快的市场。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玻璃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真空采血管行业投资分析指出,真空采血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我国真空采血系统高端市场基本上是由进口产品垄断。近年来,随着国内真空采血系统生产企业的崛起,进口产品垄断的格局已被打破。
国际上重要的医疗器械公司委托中国公司代工生产,产品主要销至美德日三个国家,医疗器械方面的中国制造有一定的国际认可度,如美国BD、日本NIPRO委托上海康德莱生产注射器,澳州OMI委托浙江双鸽生产安全注射器。
医疗器械的“打包采购”特点可以让真空采血管“搭便车”,在医疗器械销售中,买家往往会打包采购各类医疗器械,而不是单一产品,如注射器、输液器、注射针、纱布、手套、手术服等,其他医疗器械国际市场的成熟,为真空采血管的外贸奠定了良好基础。
真空采血管行业投资分析指出,我国真空采血管产量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24.45亿支增长到了2019年的52.18亿支。
目前,我国真空采血管相关的生产厂家约有94家,龙头企业阳普医疗就已上市。我国本土企业包括阳普医疗、科华生物、威高股份、瑞琦科技、浏阳医具厂、拱东医疗等。其中,阳普医疗产能相对较高,可年产5亿只采血管和2亿根采血针,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综合来看,我国真空采血管市场存在超百家中外企业,市场竞争不断激化,未来市场将向强者恒强的方向发展,逐渐淘汰行业中的小微企业。通过研究我国真空采血管市场的下游需求趋势,以及行业参与者情况,对未来我国真空采血管的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进行预测,预计到2023年底,我国真空采血管的市场规模将超20亿元,以上便是真空采血管行业投资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