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商品流通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庞大的13亿人口的中国内地市场对国际性的外资流通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吸引了众多国际性商贸流通企业进入中国。以下对中国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17-2022年中国专业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在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专业市场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专业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商贸流通和批发贸易制度,与地方产业联动共同创造出一个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形成价格”四大功能。专业市场从改革初期的集贸市场开放,发展到当下以产业集群之势如星火燎原般广泛分布于全国,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前所未有。
要做好一个专业市场,就必须做到信息上领先,充分了解专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同类市场竞争等。比如在惠州开发惠州国际电子城,首先要了解惠州电子产业的基本情况,如产业聚集地以及生产量和原材料的采购量,其次要了解原材料的生产区域,引进一手原材料供应商;其三要考虑到与周边区域如深圳、东莞等地的电子元器件采购中心的竞争性,在保证电子元器件品种的同时,适度控制市场开发规模;其四,针对电子企业采购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经营和推广等。
完善的专业市场配套是专业市场经营的基本保证。一个完整的专业市场,不仅涉及到仓储、货运代理、分装配送、长短途交通、停车场、展览中心等基本环节,而且还需要银行、酒店、餐饮、行业协会、工商税务、报关、网上交易平台等相关配套服务。这就要求一个好的专业市场必须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也为项目后期经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有的开发商在开发之初没有一个好的商业规划,项目的配套根本无法满足做批发市场的需要,有的项目虽具备下游采购的信息网络,但却缺乏下游采购消费的交通网络,导致开业后大批量的外来商户撤离,市场面临经营严重困难的处境。因此,在建立专业市场时必须做好商业规划,完善商业配套。
随着专业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市场对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我们必须开辟新平台,加强市场的网络建设。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作为中国传统专业市场的领先者,起步较早,但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交易平台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呼之欲出。正是得益于新型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产品足迹几乎已经遍布全球。据统计,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里,开展电子商务的摊位占60%。义务小商品城的成功,与他们不断创新开拓交易平台,靠多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行业协会往往是一个行业龙头企业聚集的团体,是该行业市场信息动态的先知先觉者,也是行业内部协调、与政府部门和其它行业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桥梁。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与行业协会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对于一个专业市场的建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很多专业市场都选择和行业协会强强联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信息多、渠道广的优势,为市场未来经营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很多专业市场开业火爆,但是好景不长,商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整个市场就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人去楼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批发市场不比零售市场,大部分市场采购人员有选购产品的专业素质,而且每次的采购量比较大,距离往往也比较远。如果市场商户的经营实力有限,经营品种有限,无法以最快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采购人员会很快改变他们的采购地点。其次,每个市场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期,没有经营实力的商户在这个时候就会信心动摇或者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这个时候也将给市场经营管理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专业市场在招商时,不能为了为凑场而招商,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经营能力且能应对市场风险的商户。
对于专业批发市场来说,或长或短会存在一个市场培育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肯定得看到搬迁的两面性,短期内会有利益的损失,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每次搬迁也都会改变行业的格局,终会带来一次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