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膏剂是一种重要的经皮给药方式,指提取物、饮片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也称巴布膏剂)和贴剂等。我国贴膏剂主要用在镇痛抗炎领域,常见的身体疼痛包括颈肩腰背痛,急、慢性扭伤拉伤,骨关节炎等,易患人群包括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运动爱好者以及中老年人。以下对药用贴膏剂市场规模分析。
目前生产并销售药用贴膏剂的厂家在200~300家左右,有70多个品种,形成了三个梯队的市场格局。第一梯队,依次为奇正、天和与云南白药膏、羚锐,销售规模均在每年1亿元以上;第二梯队,以雪莲维药、黄石卫生材料厂、吉民药业、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陕西白鹿制药、济南东方制药、上海强生等为代表的8~10个厂家,年销售额在1000万~6000万元之间;第三梯队,由各地生产卫生材料的小厂或附带生产经营该类产品的厂家组成,约有2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50万~500万元之间。
2017-2022年中国止痛贴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度我国外用止痛贴膏用药的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6.78亿元,占整个外用止痛药53.65%的市场份额,与上年同期比增长25.95%,高于外用止痛药14.13%的增长率。
从市场结构来看,外用止痛贴膏在国内医院市场的销售增长快于零售市场,2006年-2008年医院市场外用止贴膏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59%,超过零售市场18.33%的年复合增长率。2008年度外用止痛贴膏在国内医院市场的销售规模约为5.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1%以上;零售市场的销售规模为21.27 亿元,占整个止痛贴膏79.41%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外用止痛药市场日见繁荣,市场逐年扩大,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9年我国外用止痛药物市场规模为56.35亿元,外用止痛贴膏用药的总体市场规模达30.68亿元,占整个外用止痛药市场的54.45%, 2010年外用止痛贴膏用药市场规模达39.1亿元,同比增长26.7%。
药企触电的同时,正因为行业各环节的关注,无形中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市场规模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容。与医药类中药品0TC营销整体明显下滑不同的是,药企营销发力“大健康领域”正如火如荼,大健康来袭对零售产业的升级转型也有一定积极意义。面对这一巨大的“蓝海”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开始在大健康产业上布局:同仁堂、云南白药、马应龙、片仔癀、滇虹药业等纷纷向“大健康”转型。而转型大健康,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结构,相比药品提高了毛利率。
无论医药企业在新环境下的营销如何创新与变化,归根结底,就象医药品牌专家孙辉所说,“药企只有把产品和服务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医学、药学附加值,让消费者获益从而赢得市场,这才是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