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内容详情
2023年智慧农业行业投资分析
 智慧农业 2023-03-08 16:37:3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智慧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我国智慧农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当下,作为智慧经济的重要构成,智慧农业主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支撑,依托于各项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化管理和控制,以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为主要目标。以下对2023年智慧农业行业投资分析。

  2022-2027年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我国智慧农业投融资事件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24起下降到2021年的22起。2022年已发生投资事件数19起。

2023年智慧农业行业投资分析

  在将来的智慧农业中,大数据信息必将渗透农业全产业链,从种子、肥料开始,到田间的管理以及其后的废弃物处理过程,将体现出信息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智能化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智慧农业发展必然趋势就是农业无人化、少人化的操作实景,信息化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对农业种植、养殖业进行工厂化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农业产业链上合作企业的共同利益。现从五大投资建议来了解2023年智慧农业行业投资分析。

  1、编制智慧农业中长期规划纲要

  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注重规划衔接,论证和编制“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纲要(2021—2035)”。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所在县(市),围绕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农产品透明供应链、农业大数据智能服务等方向,推动智慧农业工程建设,显现智慧农业发展成效。

  2、实施智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瞄准农业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农业传感器与信息采集系统、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业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农业模型与算法等短板技术及薄弱环节,布局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建设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助推平台,论证推进“智慧农业科技创新 2035”重大项目,切实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行业用户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软硬件产品。可率先在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以及一些现代农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创建国家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展新技术验证,加速成果转化应用。

  3、建立差异化的智慧农业补贴机制

  建议将农业物联网成套设备、智能拖拉机配套测控终端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适度提高智能化高端农机购置补贴标准。针对区域和产业差异性,建立支持各类规模农户应用数字技术的差异化补贴机制:为小规模农户提供智能移动终端补贴与网络接入费用减免;按照生产规模给予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以定额补贴或比例补贴,按照服务面积给予智能作业服务主体以托管服务补贴;针对生猪、奶牛、家禽养殖大县实施智慧畜禽养殖试点补贴方案;以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为重点,针对大田粮食、露地蔬菜等智能动力设备和专用作业装备,给予购置补贴与作业服务补贴;以设施蔬菜标准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重点,探索农业物联网成套设备与解决方案补贴办法。

  4、统筹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

  建议以县(市)为单位,以“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为目标,就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开展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将农业农村 “新基建”纳入国家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生产基地、农村物流设施的数字化改造,试点开展 5G、互联网协议第 6 版(IPv6)、窄带物联网等网络协同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打造“乡村大脑”,统筹开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环境数字化治理、乡村数字政务、乡村数字治理等建设,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智能化的普惠应用。

  5、培养应用型人才队伍

  突出“产业为主、专项服务”的技术推广理念,依托现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技员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基地数字化标准化改造、智慧农业信息技术操作规程与工艺、农机智能装备操控与管护、应用系统与平台使用及后期维护等方向,开展智慧农业应用型人才专门培训,快速形成人才规模优势,集聚智慧农业建设的内生原动力,为智慧农业工程的应用推广、成效发挥提供智力保障。

  智慧农业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智慧农业企业发展数字乡村战略。现下,我国智慧农业成为农业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我国在智慧农业和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支持。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智慧农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