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主板芯片组更新换代较快的一年,一共有七款主板产品上市。2007年主板芯片组市场规模为519亿元。2012年主板芯片组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率达25%.1。以下是主板芯片组市场规模分析。
主板芯片组市场规模
主板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比作CPU与周边设备沟通的桥梁。在电脑界称设计芯片组的厂家为Core Logic,Core的中文意义是核心或中心,光从字面的意义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目前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不一,如果芯片组不能与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将严重地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相对于前几年的沉闷乏味,今年主板行业在产品、技术上的发展与表现都异常精彩,得益于AMD、英特尔两大阵营处理器的激烈竞争,主板在2017年相应地迎来了多次更新换代,并在技术、功能、性能上为用户带来了实质性的大幅升级。
AMD主板:在2017年获重大更新主流平台全面支持DDR4、PCIe3.0、USB 3.1 GEN2
在2017年之前,由于AMD平台主要依赖基于打桩机核心的FX系列独显平台以及APU平台,其配套的如990FX、A88X、A78主板芯片组早已问世,因此所用的技术都比较老旧。如独显AM3+平台长时间以来使用的仅是PCIe 2.0总线,其显卡插槽带宽只有英特尔同类产品的一半,同时2017年之前的几乎所有AMD主板都只能支持DDR3内存,而这一情况随着锐龙处理器的发布终于获得了改变。
英特尔主板:一年推两代主流平台:为改善性能而更新
AMD锐龙处理器的发布给英特尔平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使得英特尔在2017年做了一件近10年来都难以见到的举动-在一年内发布了两代定位主流市场的处理器与芯片组:200系和300系。
主板芯片组作用:功能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
1、北桥芯片
提供对CPU类型和主频的支持、系统高速缓存的支持、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管理(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
2、南桥芯片
提供了对I/O的支持,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以及决定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如USB2.0/1.1,IEEE1394,串口,并口,笔记本的VGA输出接口)等;
3、高度集成的芯片组
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芯片的可靠性,减少了故障,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有些纳入3D加速显示(集成显示芯片)、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的芯片组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
4、芯片组的识别
这个也非常容易,以Intel 440BX芯片组为例,它的北桥芯片是Intel 82443BX芯片,通常在主板上靠近CPU插槽的位置,由于芯片的发热量较高,在这块芯片上装有散热片。南桥芯片在靠近ISA和PCI槽的位置,芯片的名称为Intel 82371EB。其他芯片组的排列位置基本相同。
芯片组的技术这几年来也是突飞猛进,从ISA、PCI到AGP,从ATA到SATA,Ultra DMA技术,双通道内存技术,高速前端总线等等 ,每一次新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电脑性能的提高。2004年,芯片组技术又有重大变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PCI Express总线技术,它将取代PCI和AGP,极大的提高设备带宽,从而带来一场电脑技术的革命。另一方面,芯片组技术也在向着高整合性方向发展,例如AMD Athlon 64 CPU内部已经整合了内存控制器,这大大降低了芯片组厂家设计产品的难度,而且现在的芯片组产品已经整合了音频,网络,SATA,RAID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成本。对于不同的芯片组,在性能上的表现也存在差距。 除了最通用的南北桥结构外,目前芯片组正向更高级的加速集线架构发展,Intel的8xx系列芯片组就是这类芯片组的代表,它将一些子系统如IDE接口、音效、MODEM和USB直接接入主芯片,能够提供比PCI总线宽一倍的带宽,达到了266MB/s。
综上所述,芯片组则是主板的“灵魂”,一块主板的功能、性能和技术特性都是由主板芯片组的特性来决定的。作为PC的主要配件,主板及其芯片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PC的升级换代,主板朝哪个方向发展,电脑整机就会跟着作出反应。以上是主板芯片组市场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