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且国家推行全民健身政策、目前全国的游泳池场馆在逐步增加,在全民注重健身的时代,泳池这个狭窄的市场面对越来越严苛的要求,但同时也迎来了拓展市场份额的机遇。下面一起来看下我国游泳池行业扶持政策分析。
大众健身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日益强烈,对体育的理解也从“看别人拿金牌”转变为“自己去运动”,这促进了大众健身行业的繁荣发展。游泳是老少皆宜的运动,游泳池也是健身场馆的必备设施,但由于价格、卫生、交通等诸多原因,有很大一部分群众的游泳需求未能满足。
据悉,国内面向群众开放的游泳场馆(地)类型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体育系统所属的国有场馆(地);第二类是教育系统所属的学校场馆(地);第三类是其他事业单位所属的场馆(地);第四类是私人经营的商业场馆(地)。前三类收费相对较低,但由于场馆资源有限或受场馆地理位置限制,不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商业类型场馆遍布各大城市的居民、商业区,但普遍收费较高,普通工薪阶层难以负担。
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有一个月时间。据游泳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获悉,对于《意见》的颁布,游泳场馆经营者也有“苦水”要倒——现在经营游泳场馆,成本太高,相比于5万亿的宏伟目标,我们更关心未来能有哪些实惠,水费电费能便宜些吗?税收有没有优惠?
目前北京市商业类型游泳池用水基本按商业用水收费。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颁布的调整水价通知,目前商业用水为每吨7.15元,到2015年一月,将达到8.15元。一个标准游泳池大约用水是4000立方米,也就是说仅仅换一次水的成本就在3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换水需要的电费、人工以及消毒药品的费用。换水对于经营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因此他们不得不采取猛添氯化消毒剂等各种手段来降低成本,相对负责一点的商家会购进几十万元的循环设备,对水质进行净化,也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如果政府能够提供优惠,对游泳池用水的收费按照每吨4元左右的生活用水标准,标准游泳池的换水成本就能节省一半。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差价,可以用相关税收收入、公共财政等进行补贴。
刘先生的健身场馆坐落在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美惠大厦。场馆内有健身房、舞蹈教室、游泳池等基础设施。收费大概在100元/人次左右。在人均月收入5453元的北京,这个价格着实不算便宜。但这100元也并非商家拍脑袋妄自喊价。价格高,都因为成本太高。在寸土寸金的东二环三环之间,1000平方米的场地每月费用在20万元左右。刘先生的健身馆俱乐部泳池非标准泳池,但算上淋浴间、衣帽间,泵控室等配套设施,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折合成租金即达到12万。泳池教练员(2人)、保洁(2人)、救生员(2人)的成本按照月平均每人7000元算,也要42000元。虽然泳池是每3个月换一次水,但每天都要循环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用电及消毒药品,此外,由于水量蒸发及清洗损耗,还要加5%左右的新水。其他,如日常维护,洗漱用品,泳池损耗,都是一笔不菲开支。“这么高的成本,价格怎么能再低?”不过刘先生也表示,如果国家真的给扶植政策,成本降下来,他也愿意降价。“为什么不呢?现在游泳馆的使用率不高,远没到饱和状态,如果价格降下来,我们的客户群会扩大几倍,总归还是划算的。”
但愿他们期待的政策能早日颁布,让“专业健身”不再是白领、金领的“堂前燕”,能真正飞入“百姓家”。更多游泳设备产业分析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游泳池设备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鞍山市50家健身场馆用水优惠政策2015年实施
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鞍山市50家健身场馆用水优惠政策已于1月1日开始陆续实施。
据介绍,按照统一部署,市自来水总公司制定了《关于体育场馆水价调整的调查处理情况》,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对单独计量收费,且只是单一体育场馆性质的18家体育经营场所,水价统一调整到1.9元/吨。由于其它32家单位都是混合性经营,自来水总表收费,暂时不具备水价调整条件。自来水公司准备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除凯逸欧华、欧陆峰、水晶宫三家之外,其它单位有按特业水价14.9元/吨收费的,今年1月起一律降至商业水价3.6元/吨;第二步,自来水公司将分别与用户、场馆产权人进行沟通协商,能改造的进行分户改造,具备条件后进行相应水价调整。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