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诊所 内容详情
2015年牙科诊所行业数据大汇总
 牙科诊所 2015-09-08 14:13:02

  牙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在大医院一般并入口腔科。牙科主要治疗牙齿、牙周相关的疾病。

  2012年底中国注册牙医(含助理口腔医师)为11.6万左右,其中执业医师9.4万助理执业医师近 2.3万。百万人牙医配比率为89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的500-1000配比率。

  2牙科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

  牙科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的龋齿率为88.1%,其中只有8.4%得到了治疗,57.6%缺失;65-74岁老年人的龋齿率更高,达到了98.4%,其中只有1.9%得到了治疗。我国牙颌畸形的发病率在30-50%,但是正规治疗率只有15.4%。

  3中老年人的牙齿缺失率非常普遍

  35-44岁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数为29.4颗/32颗,义齿修复率仅有11.6%;65-74岁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数为20.97颗/32颗,义齿修复率仅42.6%。

  4牙科用X射线设备进口金额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接近60%

  牙齿固定件的进口金额的复合增长率也达到50%以上;假牙的进口数量在15%左右,牙椅的进口数量则相对稳定。

  5专业正畸起步较晚

  我国近100所的口腔院校中只有一半左右有专业的正畸培训项目,培养专业的正畸医生。到2011年底中国口腔正畸学会(COS)的会员,会员人数为2261人,这一数字仅相当于国内注册牙医2%不到,难以满足目前不断发展的正畸需求。

  6种植牙等高端业务渗透率极低

  我国年种植牙量仅10万颗左右,而韩国的年种植牙量达到数十万颗,6000万人口的意大利年种植牙量达到120万颗;目前全亚洲地区种植牙规模大约占全球的15-20%,其中中国(大陆)大约占全亚洲份额的3%左右。

  7中国平均每位牙医每年进行种牙数量不到1 颗

  欧洲国家在10 颗以上,巴西牙医平均年种牙数量超过6 颗。种植牙等高端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8预计未来5年高附加值业务将带动牙科市场快速发展,种植牙将成增长主力。

  正畸、种植牙等高附加值业务将带动整体牙科市场保持20-30%的较快增长势头。未来5 年种植牙数量有望从现在的10 余万颗上升到50 万颗以上。

  9种植牙在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医保范畴,手术收费较高。

  全球普通水平估计在1000-5000美元左右,视国家不同。中国在5000-20000万(人民币)之间。

  10牙科医院对医保政策的敏感性较低

  牙科收费项目中医保项目占比较低。估计医保收入可能只占20%或以下。

  11中国牙科治疗的市场大约600亿人民币,每年25%以上的成长。

  中国牙科市场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未来有可能超越美国。

  12齿道调查发现,有5-10%%的牙医愿意每年花费2万元的费用参加相关学习及培训。初步估算每年中国牙医的培训市场容量为1.5-3亿元。

  13中国各类口腔医疗机构数量

  全国口腔医院数量为344家,分布在城市的有273家,农村的有71家。其中公立口腔医院157家,民营口腔医院187家。

  中国目前有口腔病防治所(站、中心)107家,其中有54家是民营经办。

  中国目前有6.5万家牙科诊所,占全球总量的15.7%。

  14牙医日均诊疗人次、中国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年门(急)诊及住院人数

  卫计委统计数据,2012年专业牙科医院牙医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7.4人次(含公立及民营牙科医院)。

  2012年口腔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数中综合医院口腔科为97,558,025人,口腔专科医院72,840,640人。

  2012年口腔医疗机构住院人数,综合医院口腔科:479645人,口腔专科医院84336人。

  注:以上数据均不包括诊所。

  15民营口腔机构的从业人员数约占全部人数的50%左右,

  但注册执业的人员只占20%;专业口腔医师大部分仍然集中于公立系统。

  16口腔医疗机构盈利能力数据:

  由于正畸、种植等高附加值业务持续发展,带动牙科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专科医院中牙科医院盈利排名较高。

  卫生部公布的收支数据表明,专科医院中牙科医院的利润率水平排名第四(利润率=(收入-支出)/收入),利润率水平在10-15%之间。

  考虑到大部分大型专科口腔医院为公立,财务报表并不是公司会计方法,而且内部挖潜的潜力很大,规模化民营口腔医院的利润率要高于该统计数字。如通策医疗2013年年报中,营业利润率达29.46%。有关更多牙科诊所的行业资讯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牙科诊所行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牙科诊所相关研究报告
牙科诊所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