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 内容详情
2015年我国洗涤剂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洗涤剂 2015-10-19 16:15:33

  据洗涤剂行业政策了解,日前,国内洗涤剂行业的“浓缩+”标准出台,洗涤剂中活性物质含量超过45%的产品可以获得并标示这一标志,蓝月亮的一款机洗洗衣液首批达到这一标准。现对2015年我国洗涤剂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介绍,绿色、高效、环保型的产品将是洗涤剂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大力推进洗涤剂的浓缩化进程是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洗涤剂行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低浓度产品上,使得洗涤剂使用量越来越大,包装也越来越笨重。以洗衣液为例,目前我国对浓缩洗衣液的使用比例仅为3%,市场上传统洗衣液的包装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两三公斤一桶,不仅对于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在制造、包装、物流等环节都增加了成本,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应更大。根据目前标准,洗衣液中活性物质含量15%至20%的称为普通型,25%至30%为浓缩型,30%以上可标示“浓缩洗衣液标志”,此次则确定45%以上可标示“浓缩+”标志。在实际使用中,达到“浓缩+”标准的洗衣液基本可以实现8克洗8件衣服的能力,用量比普通产品减少 70%。

  洗涤剂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最大的婴儿洗衣液生产基地爱护公司在广东中山召开“婴幼儿衣物洗涤安全主题日”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关注婴幼儿衣物洗涤安全的主题日正式启动。活动指出我国婴幼儿衣物安全形势严峻,呼吁大众关注衣物安全与婴幼儿肌肤及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

2015年我国洗涤剂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8成婴幼儿肌肤问题与衣物处理不当行为相关”

  “我国婴幼儿衣物安全形势严峻。”据活动主办方爱护公司总经理叶剑锋介绍,一方面在市场上,衣物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虽然根据最新修订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三岁以内的婴幼儿纺织用品必须满足最高安全级别A类,甲醛超标却在国家质检总局、地区消协婴童装抽检结果中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家庭中,父母衣物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曾有相关调查显示,长期使用不正确方式去除甲醛、细菌比例分别高达44%和26%,同时24%和16%对化学添加和残留认识存在误区。”

  主办方表示,根据有关统计显示,8成婴幼儿肌肤问题与衣物处理不当行为相关。本次活动嘉宾、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儿保科主任吴婕翎表示,0-3岁婴幼儿皮肤尚未发育完善,具有抵抗能力差、容易过敏、容易吸引外物三个特点,关注衣物安全,儿童家庭衣物清洁应具有针对性。

  她表示,首先,婴幼儿皮肤尚未发育成抵抗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线,自身的抵抗力较差。无处不在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和潮湿闷热环境中的黑曲霉菌等都可引起一系列婴幼儿皮肤和健康问题,因此,“安全洗衣应尽量去除甲醛并具备长效抑制细菌滋生。”其次,婴幼儿肌肤免疫系统功能较弱,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皮脂膜来保护皮肤,因此安全洗衣应以减少和避免化学残留为目标。此外,婴幼儿皮肤血管丰富、表皮薄、渗透和吸收作用较大,因此不引入化学添加应成为婴幼儿安全洗衣的基础。

  国内首个婴幼儿洗涤剂安全标准出台

  那么,怎样的洗衣标准才是安全的婴幼儿洗涤标准?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和能源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化妆品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程建华博士表示,从国际趋势上看,衣物洗涤已经越来越关注婴幼儿、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但目前我国还尚未推出婴儿洗衣液国家或行业标准。

  为此,本次发布会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婴幼儿洗涤剂安全标准:在目前洗衣液行业标准QB1224-2012《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基础上,结合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肌肤健康需求,提出针对性强、更为安全的标准。《婴幼儿安全洗衣新标准》包括:洁净无残留植物配方;抑菌防霉除甲醛;不添加、无刺激。据了解,此前国内外通行的QB1224-2012《衣料用液体洗涤剂》标准中,对于洗涤剂残留、去除甲醛、化学添加、刺激性等项目并无明确规定。

  以上空白项目在新标准中被明确指出,以提醒大众给予必要的关注。在洁净力方面,此次发布的《安全洗衣新标准》中更明确锁定污渍对象应更具针对性,倡导应以“蛋白类、炭黑类、尿便渍、汗渍、辅食渍”等婴幼儿衣物常见污渍作为洁净度的评定标准。

  同时,发布的《安全洗衣新标准》结合婴幼儿肌肤健康需求,提出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普通婴儿衣物抑菌率应大于等于50%;经常接触手口、四处、尿便的衣物、贴身衣物、床上用品抑菌率应大于等于90%;梅雨季节或经常潮湿的衣物对黑曲霉菌的抑菌率应大于等于5%。考虑到婴儿皮肤是弱酸性(5.5-6.5之间)特点,《安全洗衣新标准》建议,婴幼儿洗衣液PH值6.5-7.5之间,以不刺激婴幼儿肌肤为前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洗涤剂相关研究报告
洗涤剂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