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3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8342.4万元,与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相比,分别提高0.7、0.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法人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82309.9万元,增长7.3%。下面进行消费品行业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前三季度全国 100 家重点商企零售额同增 2.8%,增速同比增加 4.8Pcts,分品类来看,包括服装、家电、化妆品、食品等多个消费行业的销售额增速同比均有明显的提升,具体来看,化妆品 1-9 月销售额同增 9.2%,增速同比增长 8.5Pcts;服装行业同增 3.6%,增速同比提升 5.4Pcts;食品行业增速转负为正,同增 2.2%,去年同期下降 1.3%,增速同比提升 3.5Pcts,食品行业出现明显的景气反转。
通过对消费品行业数据统计分析,就快消行业以及更细化的食品饮料行业来看,行业景气回暖原因主要在于低线城市消费复苏明显,驱动行业整体景气上行。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截至今年三季度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同增 3.6%,各区域来看,西部与南部地区市场表现良好,增幅分别为 6.0%与 4.2%,高于华东发达地区的增速,低线城市、县乡农村较多的地区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引擎。
而从食品饮料的子行业看, 乳制品行业方面,根据数据显示1-9 月液态奶行业整体零售额同增6.1%,而低线城市增速更高,县及乡镇增速分别为 10.8%与 6.8%; 调味品行业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地级市、县级市和县镇销售额增速高于重点城市和省会城市。因此无论是整个快消品行业,还是食品饮料行业,均出现了低线城市需求回暖,且销售额增速高于高线城市的情况。
通过对消费品行业数据统计分析,从收入水平来看,尽管三四线城市相对一二线城市在收入的绝对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从收入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较高,近 5 年贵阳、南宁、兰州等代表性三四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CAGR 分别为 10.4%、10.0%、14.0%。另外,200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从 0.49 下滑到了 0.465,呈现下降趋势,城乡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013-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2%,增长较为迅速。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613亿元,增长8.1%。
初步核算,201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经统计整理发现,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为44.28%,为全国GDP做出了较大贡献。纵观2013-2017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情况,连续五年比重都在40%以上。2013-2016年比重不断增长,2017年略有下滑。以上便是消费品行业数据统计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