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主体比较分散,根据全国3000多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统计,共涉及2497家运营管理主体,平均1家主体运营管理1.4家污水处理厂。那么污水处理厂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2011年以来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污水治理需求不断提升。基于对水环境的深切担忧,加强水污染防范与城镇污水治理被列为“十三五”期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新建要求将推动行业迎来収展黄金期。
2011-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3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9.5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35.2亿吨。根据住建部最新数据,2015年底我国共有194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41亿立斱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1.9%。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发展趋势分析,2016年12月,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整治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整治过的7.8万个建制村的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农村污水处理缺口庞大,2016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22%,虽然较2013年提高12pct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巨大缺口。“水十条”要求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2019年完成。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农村污水治理将成为继城市污水治理之后的下一片蓝海。根据住建部信息,住建部下一步对农村污水处理采取的策略是重点推进、梯次推进的办法,全国大致有1.6亿户的农村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按每户投资额1万元考虑,建设投资市场空间达到1.6万亿元。
我国城镇污水排放的特点是量大,并随着城镇化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最大。2015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45亿吨,同比增长6%,占全年污水排放总量的71.4%。参照2011-2015年的平均增速为6%,我们预计,2016-2020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仍将保持6%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展,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成为我国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来源。
城市污水处理2020年运营市场空间有望达千亿。目前污水排放标准过低,提标是最终路径。目前按照“水十条”所设计的标准,全面完成一级A排放后,污水水质依然大幅低于IV类水体的标准。而IV水体基本不具备生物活性。长远看来,我们认为所谓敏感地区超一级水质的要求一定会铺开执行,提标是污水处理的最终路径。
以2014年底,全国污水处理能力约1.57亿立方米/日为基础,未来处理能力每年增速8%估算,每日吨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成本1000元计算,每吨水污水处理结算价1元计算,第三方运营比例提升20%,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运营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其中第三方运营市场空间480亿元。以上便是污水处理厂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