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钴是具有钢灰色和金属光泽的硬质金属,应用于电池、合金、化工等领域,2019年新增产量增长率为2.5%,探明钴矿储量710万吨,可开采年限约为60年,以下是碳酸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全球碳酸钴原料产出接近15万吨,同期消费13万吨,过剩2万吨。碳酸钴行业分析指出,由于碳酸钴价的持续下跌,部分原计划于2020年投产的新增矿山持续减停产,预计2020年度的碳酸钴原料供应量和2019年持平或微增,按照近十年钴消费年复合增长率8%计算,预计2020年消费量在14万吨左右,过剩量会维持2万吨或稍有收窄。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大力拉动了对碳酸钴产品的需求,但国内碳酸钴产品主要从进口的矿石中提取的,而随着矿厂的检修及关停,全球碳酸钴的供需格局改变,碳酸钴价亦随之拉涨,国内碳酸钴价在国际钴价强劲支撑下,持续拉涨之势。碳酸钴行业发展趋势指出,MB自由市场仓库交货的高级碳酸钴和低级碳酸钴价格分别达到37.13美元/磅和36.25美元/磅,国内长江有色市场碳酸钴均价以及达到56万元/吨,为价格新高。
截止2020一季度,我国碳酸钴的供需出现不均衡,供需缺口达到550吨,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 2020年全年时供给缺口可达到11870吨。碳酸钴价存在强烈的上涨预期,行业步入新的上升通道。
《2019-2021年中国碳酸钴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在碳酸钴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80%左右,拥有稳定且低成本的原料是碳酸钴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国国内生产企业主要依靠从刚果(金)等地进口碳酸钴精矿。但这些矿产资源大多被国际巨头垄断,核心资源受制于人,国内生产企业议价能力不强,对国内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部分碳酸钴生产企业开始进入钴行业上游矿山领域,在拥有丰富碳酸钴矿资源的国家进行投资设厂,以享受完整产业链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碳酸钴行业发展趋势指出,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较多的碳酸钴生产企业选择了继续延伸产业链,向下游扩张。对碳酸钴生产企业来讲,电池材料是前景较好的切入领域。金川科技、华友钴业等钴行业的优秀企业都积极转向三元电池材料领域,以增加产品种类多样性、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获取更多优势。
目前,我国碳酸钴行业内既有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也有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各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环保处理水平方面参差不齐。与全球知名碳酸钴生产企业相比,多数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国内几家大型碳酸钴冶炼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世界领先,以上便是碳酸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