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是制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等的重要原料,全球碳酸钴价存在强烈的上涨预期,行业步入新的上升通道,2019年市场需求总量约10.80万吨,以下是碳酸钴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放量将拉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钴消费量高速增长,成为未来碳酸钴需求的核心驱动力,3C电池、高温合金和磁性材料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硬质合金等领域增速将有所放缓。碳酸钴行业分析预计,2020年全球碳酸钴总消费量将由2019年的10.38万吨增至16.07万吨, CAGR达到11.55%。
预计2019-2020年全球碳酸钴消费增量为5.69万吨,其中2.78万吨来自动力电池,占比48.9%,1.75万吨来自3C电池,占比30.8%,二者增量合计占碳酸钴消费总增量的比重高达79.7%,是未来几年全球碳酸钴消费增量的最主要来源。碳酸钴行业概括及现状指出,2019-2020年动力电池碳酸钴消费CAGR为57.4%,远高于其他各领域,是全球碳酸钴消费的核心增长点。
全球的碳酸钴上游资源主要被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等跨国矿企控制。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三家矿业公司2019年碳酸钴产量占全球比例超过40%。其中嘉能可旗下2019年合计产量2.83万吨,占比达23%,洛阳钼业于2019年完成对Tenke矿山的收购后,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钴矿生产商,年产量预计2020年将达1.8万吨。
截止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9.4万辆,销量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 53.3%; 2020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9%和154.3%,超出预期。若要达到规划目标,未来3年每年平均要新增约3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速高达40%。
消费电子领域碳酸钴需求回暖具备高确定性。2019年我国消费电子产品用钴量约占全球碳酸钴消费量的37%,而动力电池用钴占比仅为14%,消费电子领域用碳酸钴仍占据主导地位。碳酸钴行业概括及现状预计,随着2020年5G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以及PC市场的回暖,2020年消费电子领域碳酸钴用量增长具备较高的确定性。2020-2025年该领域碳酸钴消费年均复合增速有望保持6%,对碳酸钴消费形成稳定支撑。
碳酸钴产量收缩叠加长单比例提升,钴行业供应预计偏紧。嘉能可关停Mutanda以及刚果(金)手抓矿产量下滑导致上游钴矿供应显著收缩,新建项目短期内无法弥补供应缺口,2020年预计我国碳酸钴矿供应增速仅为4%。同时市场签订长单的意愿回升将进一步减少现货市场流通的钴产品,加剧供应紧张局面。
目前,我国碳酸钴行业内既有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也有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各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环保处理水平方面参差不齐。《2019-2021年中国碳酸钴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数据指出,与全球知名钴生产企业相比,多数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国内几家大型碳酸钴冶炼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世界领先,以上便是碳酸钴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