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环保日益重视,鼓励利用新技术、新能源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并不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事实上,在全球范围,有多个国家青睐生物质能发电。据统计,2013年,全球生物质及来及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6.4GW。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生物质发电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
1、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中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三、对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二)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垃圾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80%,并且生产排放达到GB13223-2003第1时段标准或者GB18485-2001的有关规定。所称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树皮废渣、污泥、医疗垃圾。”
2、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中规定“一、本通知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是指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二、经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按《目录》规定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企业(不包括仅对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进行认定的企业),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可按本通知规定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3、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中第二章第八条规定: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发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暂时不参与市场竞争,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
4、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秸秆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密度低、体积大,原材料收购成为制约生物质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材料分散在广大农村,收集储运费用贵,人力成本上涨,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家要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率,有利于生物质能发电行业规模收购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生物质资源的季节性、分散性与生物质能利用的连续性、集中性的矛盾。
5、“十三五”规划林业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
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主要是农林业废弃物,存在着季节性强,收集运输困难的问题。树枝等林业废弃物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收集工作量大。建立科学稳定收、储、运体系是保证生物质直燃电厂稳步发展、安全供应的物质基础。政府推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展中国特色的“林油一体化”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利于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降低采购成本,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甚至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等方式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随着中国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各类垃圾产量日益增长,污染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2014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0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18%;2015年达到1,1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39%。
2016-2021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装机容量将达到1,345万千瓦时,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28%,2021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装机容量将达到1,918万千瓦时。
生物质发电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一些问题,业内普遍认为,只要在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给予适当扶持,生物质发电前景广阔。
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取材于农林资源、生活污水与工业有机废水、城市有机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具有环境友好、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可再生及可储存等特点。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物理转换(固体成型燃料)、化学转换(直接燃烧、气化、液化)、生物转换(如发酵转换成甲烷)等形式转化为不同燃料类型,满足各种形式的能源需求。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积极投入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也是当前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路径。我国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这一比例继续提高至30%。这意味着需尽快打破以煤为主体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格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出路。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应用不断突破,生物质能作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正以其优越性,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门之一。其中,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重要形式,与风电、光伏发电等都属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东明主任: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已成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领域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在替代化石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