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2244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实缴规模达到11.1万亿元,过去三年年化增长率分别为64.4%和95.3%。下面进行私募市场规模分析。
2017年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占比整个私募基金在管规模的64%。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已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24621只,基金规模7.04万亿元,意味着私募股权基金正从“另类”资产变“主流”资产。
通过对私募市场规模分析,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基础资产类型为小额贷款类(占比41.00%)、信托受益权类(占比23.28%)、融资租赁类、企业应收款(占比11.20%)、公共事业收费权类、不动产类(占比5.04%),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占比共计89.17%。
保险资管业务主要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母公司(保险公司)、其他保险公司等第三方资金及企业年金,并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进行投资。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产品等。
截止201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9万亿元。其中,其他投资6.0万亿元,占比40.19%;债券5.2万亿元,占比34.6%。其他投资主要是投向实体经济,类别包括资管计划、私募基金、持股业内外机构股权、战略合作等。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共发行资管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149项,总规模2782亿元。
通过对私募市场规模分析,2017年,2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6项,合计注册规模507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81项,注册规模2466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123项,注册规模2114亿元;股权投资计划12项,注册规模496亿元。截止2017年底,累计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843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1万亿元。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巨无霸基金陆续登上舞台也格外引人注目。例如目标1千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目标400亿美元的黑石基础设施I期基金、目标3500亿人民币(约折合500亿美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目标2000亿人民币(约折合290亿美元)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等。
2017年第二季度,已经封闭的PE基金的季度平均单只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相当于2012-2014年间平均水平的两倍,且过半的基金募集额度超过当初目标。单笔规模的上升反映出私募股权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最近三年多来,大型机构在融资活动中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以上便是私募市场规模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