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咸水占比为97.47%,淡水占比为2.53%,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大部分水务公司处在信息化2.0阶段,以下是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自然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自然水资源的供应则由于污染、地下水的下沉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水资源量正在萎缩。水资源行业分析指出,全球海水资源极其丰富,但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且技术也不够成熟,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若能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将有效缓解日益萎缩的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全球淡水总量超过3700万立方千米.可是这些淡水中有3/4(约2900万立方千米)储藏在冰川和南北两极的冰层里,现有的技术水平尚难以利用,剩下的几乎都在地下含水层里(约840万立方千米)。主要的供水来源,包括湖泊河流(20万立方千米)和大气层的水蒸气(1.3万立方千米),还不到全部储蓄量的1%,如此少的可利用淡水使全球水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截止2019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8675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末监测的60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3518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有所增加。全年总用水量609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8%。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8%,工业用水增长0.2%,农业用水增长0.6%,生态补水增长1.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9立方米,下降5.9%。人均用水量439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3%。
水利部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当前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1、参与者的多样化融资渠道
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水务公司的融资能力对可持续经营及大额项目投资至关重要。水务行业参与者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例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及信诋融资等常见的债务融资渠道。就水务上市集团而言,股植融资是另一个主要融资渠道,包括私募配售及供股。公司的信贷状况、财务架构、经营规模及项目质量等综合竞争力为水务公司取得长期贷款及低成本资金的主要因素。
2、自然及收购发展模式
目前,水资源行业的市场参与者通常探用两种典型发展模式。一种是公司原有业务分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发展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收购发展模式,指通过合并、收购或与其他公司联营的方式向新行业或地区进行业务扩张。我国水资源行业的领先参与者一般探用自然及收购两种发展策略进行可持续业务规模扩张。预期综合发展策略将为另一个机遇,而行业整合很可能成为我国水资源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以上便是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