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8月份中国水力发电量产量达7158.8万吨。水电作为清洁优先上网竞争力强的电源,电力供需好转将优先利好水电。以下对水电行业市场分析。
水电行业市场分析,2017年1-9月,我国水电发电量8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水电行业分析指出,水电板块19家企业合计实现营收约1012亿元,同比增加8.6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2.52%。
我国水电发电量及增速
我国水电电价分为两种形式,跨区水电交易价格和标杆电价制度。跨省跨区水电交易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而省内水电上网电价则实行标杆电价制度,即各省(区、市)水电标杆上网电价以本省省级电网企业平均购电价格为基础,统筹考虑电力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和水电开发成本制定。水电比重较大的省(区、市),可在水电标杆上网电价基础上,根据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实行丰枯分时电价或者分类标杆电价。现从三大问题来分析水电行业市场。
随着我国河流中下游以及地理位置相对便利的水电项目开发接近尾声,目前水电行业发展重心转向未开发资源集中的西南地区河流中、上游流域,这部分资源接近藏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难度不断增大,制约因素多,交通条件差,输电距离远,工程建设和输电成本高,加之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加大,水电开发的经济性变差。水电行业市场分析,对水电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补助和分摊机制尚未建立,加重了水电建设的经济负担和建设成本。早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水电高速发展,电站平均开发成本约6000-7000元/千瓦,但“十二五”期间每千瓦的成本已经跃至1万元,在“十三五”期间,每千瓦的成本已经超过1.5万元。水电项目一次性投资大,在成本升高、还贷压力、市场需求减弱、水电消纳等原因的作用下,都可能导致电站亏损、甚至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除建设成本增加之外,我国水电行业还临着另一个棘手问题——云南、四川两个水电大省的大量“弃水”。水电行业市场分析,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水电装机67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近80%,2012-2015年,四川电网水电“弃水”电量分别为76、26、97和102亿千瓦时。与之相邻的云南省,2013年开始也出现大量“弃水”,2013-2015年,弃水电量分别为50、168和153亿千瓦时。弃水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消纳,消纳不畅一方面因经济增速下降、电力消费增速下降,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东部省份不得已削减甚至拒绝西部水电;另一方面也因电量外送通道建设相对滞后。
水电行业市场分析,针对西南地区弃水问题,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2017年10月出台相关措施,在三个层面上着力解决西南地区弃水问题。
目前,全球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年发电量约4万亿千瓦时,开发程度为26%(按发电量计算)。水电行业市场分析,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总体较高,瑞士、法国、意大利已超八成,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为37%,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