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水产品产量增至6805.41万吨;居民食用消费增至2907.72万吨;加工消费需求达2340.39万吨;进出口量分别为402.79万吨和395.61万吨。以下对水产检疫发展趋势分析。
相比较猪、鸡等品种而言,水产品的种类更多、体量更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47个品种水产品品种(统计数据来源鱼大大APP)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在产量上,全国有6699.65万吨水产品总量,其中养殖产量4937.9万吨,捕捞产量1761.75万吨,从业人口超过2000万(数据来源全国渔业统计年鉴2016)。而中国人的活鱼消费习惯,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这种消费活鱼的习惯,使得中国的水产品不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假如今天消费者吃活鱼的习惯发生了变化,转而对冰鲜和水产加工品的需求日益上涨的话,再加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料的成本上涨,国外的加工产品就一定会冲进到国内市场,与国内的水产品竞争。现在包括像牛肉、猪肉等的市场竞争,已经是在跟国际市场竞争了。国内消费者吃活鱼的习惯在这一代人还不会改变的,所以还是坚持就近购买活鱼的消费原则。
国内活鱼消费市场的体量、种类和消费习惯,造成了国内水产行业与其他农业类行业有非常大的不同。让整个中国的水产人,在水产行业有更多机会,也会大有作为的。相比较而言,中国水产行业还是一个朝阳行业。
为推动2018年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普及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法律法规,使水产苗种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了解检疫有关要求和程序,我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相关专家,制定了《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十问十答》宣传材料,经领导审定,现予以发布。
请你厅(局)在本辖区,特别是已开展(或试点)产检检疫地区,利用各类媒介积极开展宣传,耐心向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推动各地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实施。
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工作人员深入连平、源城、紫金、龙川、和平等地,检查监测各地鱼苗厂和渔业养殖场水产疫病检疫和水质情况,了解和掌握当前水产养殖生产中主要水生动物疫病检疫、防控情况。连平三角鱼苗厂池塘养殖面积40亩,是重要的鱼苗养殖基地。检疫人员仔细查看鱼苗生长情况,用专业试剂检测池塘水质酸碱性是否合格,并指导养殖户对鱼苗进行产地检疫。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是防止水生动物疫病通过水产苗种扩散,从源头预防、控制水产养殖病害,是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检疫部门提醒,当前是水产养殖放苗时节,也是水生动物流行性疫病传播季节。养殖户应按照要求,及时进行苗种产地检疫,动态监测水质变化和鱼苗生长情况,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防控,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辽宁全面打响了清理取缔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攻坚战。成立了以2位副省长为组长,18个省直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按照“全面彻底,可核查、不可逆”的工作原则,确立了清理取缔“三无”船舶1000艘、实现“三无”变“五无”的目标(无人驾驶、无法出港、无处补给、无处销货、无厂建造)。全年共清理“三无”船舶2122艘。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渔业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两禁一超”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设340个水产品质量追溯点,农业部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以上对水产检疫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