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对环保的极力追求,以及政策方面的大力推动,生物农药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农药品类,近几年呈较快的增长趋势。下面进行生物农药行业政策分析。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表示,现阶段,生物农药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植物提出液杀虫剂。其中,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目前生物农药研究和开发应用最成功的杀虫剂,约占生物农药总量的90%以上,能防治150多种鳞翅目害虫,药效比化学农药提高55%。
不仅避免了化学农药带来的种种弊端,防治效果也明显强于化学农药,显示出生物农药的巨大作用。由此,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在生物农药所有品类产品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导致生物农药行业产品结构失衡,对其他种类生物农药品种的开发和推广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生物农药行业政策分析,截至2016年9月19日,我国获得农药生产资质的企业共有1,656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483家。目前我国农药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根据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农药销售百强榜单》,我国农药前30强企业2015年农药收入合计599.34亿元,尚不及先正达2015年销售额。
我国作为农药生产大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由于国内企业难以支撑高额的创制费及市场开发费用,创制农药的品种和市场影响力有限。从“七五”(1985-1989)以来,我国创制并已登记或生产的农药品种有50个,其中杀虫剂14个,杀菌剂25个,除草剂8个,植物生长调节剂3个,缺乏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且市场占有率高的重要品种。
通过对生物农药行业政策分析,用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的负作用,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虽然生物农药好处多多,但是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情况显示,我国化学农药难以杜绝,生物农药推广起来也很难。
根据全国31个省级植保系统初步预测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 (商品量)预计为92万吨,折百量为近30万吨,将比2016年减少2%左右。农药零增长行动将促进农药产品向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方向转化,以价格优势主导的低效农药将逐步淡出市场。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防控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生物农药使用将会明显增加。以上便是生物农药行业政策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