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下,我国设备行业净利润大幅增加,生产线需求量达到25897条,厂商产量达到32698条,存货周转速度达到11.7%,以下是设备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15年以来,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增长趋缓,从2016年开始,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数量及比重的下降可能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将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与人工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进生产工艺及提高产品良率,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设备行业分析指出,因此加速培育和发展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2017年,我国设备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06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05.8%。
设备行业现状指出,相比2012-2016年归母净利润始终处于低位的情况,2017年设备行业净利润大幅增加。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68%、25.81%,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改善较大。
2018年,我国设备行业存货周转率为2.65,较2017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0.07和0.26,机械行业整体的存货周转速度保持稳中有升。
2018年12月29日,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轻关键零部件制造问题,提出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加强零部件等关键短板突破,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等。
同年工信部还发布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提出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年营收不低于5000万元或年产量不低于2000台套,集成应用企业年收入总额不低于1亿元。到2020年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50%以上。
设备行业现状指出,我国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大、整体保持持续发展,伴随近年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21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 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政府明确将高端装备制造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是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对于工业制造设备的投资需求非常大,工业自动化装备、智能化装备的投资需求相应很大,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劳动人口短缺导致机器替代人工成为长期趋势;随着“调结构、促转型”政策的实施,自动化、智能化必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以2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市场。IF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设备销售量达到253748台,全年较2017年增长10.68%;我国设备销量为68556台,同比增长20.07%,未来,随着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设备行业仍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以上便是设备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