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1997年,江民杀软一家独大,到1998年~2008年,江民、瑞星、金山毒霸三足鼎立,再到现在360、可牛双杀、木马清道夫、东方微点等杀软的挤入,杀软行业经历了一个由纯粹的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到垄断竞争的过程,虽然目前,杀软行业的垄断势力依然存在,但我们可以预料,杀软市场终将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杀毒软件发展前景报告显示杀毒软件完全竞争市场产生的条件已经或即将出现。
第一, 自由进入与退出:过去由于国内计算机技术人员紧缺,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劳动力价格极高,再加上杀软行业沉没成本所占比例极大,这些障碍成为了生产者进入该行业的一个壁垒。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人员数量迅速增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劳动力的“实际价格”也在下降。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使得资本运作、融通更加便捷。杀软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行业。
第二, 产品同质:也正是因为杀软行业的技术壁垒被逐渐突破,各家生产厂商杀软在功能、特点上逐步趋同。比如,360、金山毒霸、瑞星、江民等厂商的杀软都有在线查杀、云计算、移动设备查杀、全盘查杀、报告病毒名称、恢复被损坏文件、对已知病毒的防御、清理恶意软件、清理垃圾文件等功能。另外,各家厂商又都推出了其它一些功能相似的安全软件(比如:金山卫士与360安全卫士功能趋同,都主要是查杀木马;金山密保、360保险箱、瑞星账号保险柜都是保护个人账号的软件;同样,金山网镖与瑞星防火墙功能相同;金山急救箱和360急救箱都是恢复被破坏文件的软件)。我们可以预见,各家安全厂商的杀毒软件还会进一步趋同。
第三, 价格接受者。自2008年俄罗斯杀软卡巴斯基一举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国内市场占有率第四的位置,国外的小红伞、AVG、熊猫卫士、A-vast、新趋势、BitDefender、AntiVirus、赛门铁克也不断涌入。再者国内可牛双杀、东方微点等杀软也相继出现。市场上的杀毒软件会越来越多。360、金山毒霸、瑞星、江民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瓜分,因为每一家企业都要与很多其他企业竞争,每个厂商出售的杀软占全部行业总产量的比重足够小,以至于其决策对市场价格不产生影响,所以这些杀毒厂商也会变为价格接受者。基于以上三个条件已经实现或将要实现,杀毒软件市场也将逐渐转为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成本不同情况下零经济利润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推断杀软市场将逐渐转化为完全竞争市场,现在我们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杀软行业怎样实现零利润的。
我们知道杀软行业中的厂商具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因为一些厂商掌握着杀软中的关键——杀毒引擎专利(如BitDefender查毒引擎、卡巴斯基查毒引擎、金山毒霸的“蓝芯”),从而使得自己的平均成本低于其他厂商。这个专利是可以获利的,因为其他厂商会付款来使用它(或者他们可能买下该企业的这个专利)。比如,可牛双杀,使用的是卡巴斯基的查毒引擎,360使用的是BitDefender的查毒引擎。这样,专利增加的价值就表示该厂商的机会成本——它宁愿把专利权卖出而不自己使用。如果所有厂商的效率都相同,考虑到机会成本,厂商的经济利润就降为零。
杀毒软件市场的变化还会继续,我们相信,其最终必将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社会总剩余(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的总和)也必将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