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奇虎360杀毒软件的介入,中国软件行业状况急剧变化:360在短短的一季内就赶超了国内其他杀毒软件,结束了瑞星连续九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历史。2012-2016年中国杀毒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杀毒软件已是风云变幻。那么我们怎么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认识杀毒软件行业呢?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杀毒软件行业的现状:
第一、杀软行业的成本测度:杀软高利润、高风险分析:
1、高利润分析:
杀软行业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几十亿元,远远超过了大部分软件行业。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杀软行业高利润的原因:
人才技术壁垒的存在: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不到30年,而杀软行业发展时间更是不到20年,国内计算机专业人员相对短缺,杀毒技术对于国内IT行业的生产者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直到2000年,国内也只存在江民、瑞星、金山等少数几家杀毒厂商,而其中也只有金山突破了杀毒软件的关键技术——查毒引擎技术,其他公司一直使用国外的查毒引擎(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依然难以改变。)技术门槛、技术人员缺乏形成了杀软行业的进入壁垒:这也为那些杀软厂商增强了垄断势力,国内杀软行业经历了完全垄断、寡头垄断阶段,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较少的杀毒软件将其价格定的更高一些。 替代品较少:在软件行业,我们可以把盗版软件看做正版软件的替代品,正因为盗版软件的存在,使得很多消费者放弃了正版软件。这也影响了正版软件生产厂商的盈利。但是,市场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任何软件都可以用盗版,唯独杀毒软件不能用盗版。(盗版的杀毒软件杀毒能力相当差。)所以,杀软厂商不必面对盗版问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消费者在用盗版杀毒软件),这也意味着杀毒软件的替代品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杀毒厂商的垄断势力,垄断厂商从中谋取了高额利润。
2高风险分析:
尽管杀软行业利润很高,但杀软厂商却少之又少。目前国内的杀毒行业主要以奇虎360、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卡巴斯基(国外杀毒软件)等几个产品为主,其中,前五名的杀毒软件占去了90%的市场份额。那么,为什么投资者大多不敢进入杀软行业呢?这也许与杀软行业的高风险特点有关。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杀软行业高风险的原因:一般来说,软件行业的支出大部分为沉没成本。前期开发阶段的这部分支出是无法收回的,一旦开发出来,企业就会想尽办法出售尽可能多的软件以收回其成本。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软件行业的风险特别高。生产者很难预料能卖出多少拷贝软件,也无法知道能否收回成本实现盈利。杀毒软件更是如此,并且,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杀毒软件比其他软件开发更为困难。因此,其沉没成本也会更大,风险也就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资本徘徊于杀软行业的门槛而不敢进入的原因。第二、三级价格歧视的存在:同一个杀软厂商竟然推出多种杀软分析:三级价格歧视即根据需求曲线的不同,将消费者分为两组或更多组,并对不同组索取不同的价格。
那么,杀毒软件市场是怎样将消费者分组的呢?我们以金山毒霸为例,金山毒霸杀毒软件分为校园版、广告版、标准版、高级版、极速版。其中校园版主要针对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为免费版本,广告版主要针对低端消费者,同样为免费软件。而标准版、高级版、极速版针对的消费群体也不相同,价格也不相同。其主要是根据不同版本的的功能差异来定价的,从而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有些版本省去了一些程序和功能。
我们知道,杀毒软件行业的投入主要是沉没成本。在杀毒厂商推出软件之前,软件的各种功能已经开发出来了,比如,查毒、杀毒、防毒、被损文件的修复、垃圾软件的清理等。 这些功能一旦开发出来,拷贝的成本很低,那么,为什么杀毒厂商不直接将这些功能添加到每一个拷贝软件上呢?而是,将杀毒软件分成几个版本,将不同的版本添加不同的功能。因为这样做是有利可图的,这是三级价格歧视在发挥作用。这种形式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组,从而满足他们的不同价格需求,以实现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既然三级价格歧视可行,那么厂商怎样决定对各组消费者各要价多少呢?我们进行一下考虑:
S1:我们知道不管杀毒厂商生产多少,软件总产量总是要在各组消费者之间分配,因而各组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否则,厂商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比如,如果高级版金山毒霸软件的边际收益MR1大于极速版的边际收益MR2,很显然,金山公司可以将产量从极速版转移到高级版而获益。它会通过降低高级版的价格、提高极速版的价格来做到这一点。最终,使得两组的边际收益相等。
S2:具有较低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将被索要较高的价格,具有较高价格弹性的消费者会被索要较低的价格。因此,个人家庭版的杀毒软件的价格要比企业商用版的价格低得多。
第三、范围经济的存在:“杀毒行业”正在转变为“安全行业”
现在杀软行业已不再仅仅做杀毒软件了,而是同时做一些其它的安全产品,杀软行业也正在向IT安全行业转变。比如:塞克铁门涉足文件加密领域;金山公司不仅仅有金山毒霸(专门查杀“病毒”),还推出了专门查杀、防范“木马”的金山网盾、金山密保、金山安全卫士(注意:“木马”和“病毒”完全不同,杀毒软件与查马、防马的软件也完全不同,但都属于IT安全产品。在此不做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厂商追求的绝对不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是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联合生产到底有什么利润可图呢?
我们以金山公司的金山毒霸(查杀病毒)和金山卫士(查杀木马)两种产品做一下分析: 金山公司的金山毒霸和金山卫士面临着下图中的“产品转换曲线”
如果该“产品转换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联合生产不会承担任何收益(或损失),一个专业生产查杀木马软件的公司(比如生产“木马清道夫”的“风云谷科技有限公司”)与一个专业生产查杀病毒软件的公司(如生产江民软件的“江民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生产出与金山公司相同的产出。然而,由于联合生产通常具有是单个企业能以相同的资源比两个单独生产的企业生产出更多的查杀病毒、查杀木马软件的优势,从而产品转换曲线向外弯曲(呈凹形)。这些生产优势包括:共享管理资源,共享研发人员;共享销售渠道;共享一些专利技术(比如杀毒软件与查杀木马软件都需要查毒引擎、云计算技术等)。
第四、垄断势力的存在:免费与收费杀软的PK
2008年,奇虎360推出免费杀软,打破了杀毒软件行业的传统收费,360也因此迅速占领了国内杀软行业的大半江山,截止到2010年5月,其市场占有率达到77%,但时至今日,360依然没有因为免费,而占领国内杀软行业的全部市场,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首先分析360市场占有率能够迅猛增长的原因:设国内杀软市场只有360、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四大厂商,每年各生产0.5亿套杀毒软件,则每年总共生产2亿套杀软,价格都为150元/套,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假设此时的市场需求弹性为 -1.5。
可以预计这种情况下,其销售量将扩大到4.5亿套,而当整个市场降低为100元/套时,其销售量只能扩大到0.75亿套,显然,4.5亿套远远大于0.75亿套。
因此,360杀软推出免费杀软(价格降低为0元)后,市场占有量迅速扩达到70%以上。 然后,我们分析360为什么不能够占领国内全部市场:杀毒软件市场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该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垄断势力。各杀软面临这一条比市场需求曲线弹性更大的需求曲线。但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厂商面临的那种无穷大弹性的需求曲线,因此,某个杀软不会因为提价,而销售量降为0套,也不会因为降价,而销售量扩大到正无穷大。第一,其他杀软与360杀软有所不同,包括查杀速度(金山明显占优势)、占内存的大小(木马清道夫占内存最小)、漏杀率的大小(金山漏杀率最小)、误报率的大小、主动防御功能(东方微点主动防御技术最先进)。因此,有些消费者愿意花钱去买收费软件,而不使用免费的360杀毒。第二,其他厂商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如降价(但不是永久免费)、提供试用期(比如:瑞星试用半年、金山试用3个月、木马清道夫试用10天)。
也正是因为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得360永久免费杀软没有占领全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