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软件市场,既重视发展面向国内市场的软件应用,也积极发展以软件外包为代表的国外市场。以下对软件外包行业统计数据分析。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自身市场需求比较大,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策指导下,信息产业的一大支柱软件业被列为国家重点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外向型软件产业成为振兴中国软件的战略之一。面对全球软件业的又一次大规模变迁的机遇,中国找到了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机,积极参与全球软件外包的竞争。作为全球软件业的新兴力量,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突破,促使了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崛起。
近年来,软件离岸外包市场发展迅速,主要驱动因素即发达国家的IT 企业填补人员缺口和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软件业人力成本差异较大,以中国和日本为例,中国软件工程师的工资水平仅为日本软件工程师的1/3 至1/2 左右。因此,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可将软件项目的部分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软件企业,从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国内的软件外包指国内企业承接的来自于国际软件发包商及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软件开发及服务等业务。中国软件外包业务起步较晚,但由于具备人工成本低廉、毗邻日本市场、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等优势,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软件外包业务规模已达到128.7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已占据8.90%的市场份额。
2016-2021年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267.8 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9.2%。全球软件外包业务的离岸发包市场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市场格局较为稳定。其中,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软件发包国家,2015年发包规模占全球市场的55.3%,欧洲和日本分别占据第二位和第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5.5%和10.2%。
全球离岸接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印度、爱尔兰、加拿大和中国组成了软件接包国家的第一梯队,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66.9%;菲律宾、墨西哥和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梯队,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12.7%;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组成了第三梯队,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7.9%。
据统计,全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持续增长。2007年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81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达1176亿美元。2008年的全球离岸服务市场超过6800亿美元,全球信息技术外包(ITO)的离岸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服务外包,占了42.1%,特别是软件开发与维护的环节;而全球业务流程外包(BPO)最大的离岸外包业务则是客户服务,财务会计业务离岸外包增长速度最陕。
伴随着全球离岸服务市场的发展,外包的职位也越来越多。目前白领工作流向较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数量急剧增加。在过去3年里,美国约有40多万个白领服务业工作岗位被转移到海外。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日渐提升。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实力较强的企业,都开始不断地将生产性软件服务外包出去,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