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 内容详情
肉鸭养殖行业前景分析
 肉鸭 2013-05-22 11:08:35

  肉鸭是主要家禽之一,在家庭养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养殖肉鸭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新项目,在农村推广有广阔的前景。肉鸭是我国大宗的加工农副产品,一些加工厂的年加工量达数十万只,有些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农民发展肉鸭养殖业大有可为。以下是对我国肉鸭养殖行业前景分析

  一、肉鸭养殖前景

  1.投入少,利润高,风险小

  养殖肉鸭的周期比较短,一般养殖42~60天即可出售,资金周转快,一年可多次养殖。中国肉鸭产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养殖肉鸭的收入比较高,每只肉鸭的纯收入2元左右,在农民家庭养殖的条件下,一次可养殖2000~3000只,每茬纯收入5000元左右,一年可养殖5茬以上,收入比较高。养殖肉鸭的投资少,鸭舍可以因陋就简,饲料以谷物类为主,价格比较低,并且肉鸭的料肉比高达2.5:1,饲养管理简便,用工量少。养鸭投入固定资产少,鸭抗病力强,易于养殖,饲养肉鸭可以赚钱的,这两年比养鸡的利润要大些,一般每只鸭养成后可以赚2-5元。最要紧的是养鸭技术要掌握好,合理避开行情低谷期就能赚钱了。

  建议如果有条件,可以搞大棚养殖,这可以解决气温低的问题。肉鸭的利润是有限的,因为这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所以利润空间是有限的。一只肉鸭的利润一般在二至三元之间,所以养殖肉鸭一般都是以规模盈利的。不过如果你那里的肉鸭价格高,是可以发展的。中国肉鸭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建议,养殖有风险,要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发展。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开始以小规模发展是可行的,养殖的技术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不应该照本宣科,一切以实际出发。

  肉鸭养殖属于中等风险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一是肉鸭属于生长快的家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出栏,管理上和销售上必须具有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二是肉鸭的疫病比较多,如果防治不及时,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死亡。三是肉鸭的销售渠道比较窄,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往往造成较大的损失。以上几种风险,农民在肉鸭养殖时要特别注意。

  2.肉鸭养殖发展趋势

  我国养鸭历史悠久,鸭的品种资源丰富,养鸭数量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传统的养鸭一直与稻米生产相结合,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粗放饲养为主,生产依附性较强,生产水平低下,饲料报酬、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对鸭的品种缺乏系统的开发研究,对肉鸭片面追求生长速度,污忽视鸭肉品质的提高,不能适应人们对高品质鸭肉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及我国巴加大WTO所带来的挑战。为此,要使我国养鸭业逐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大力推广高效益集约化养鸭技术,加快对鸭品种更新改良的步伐,积极开发符合市场要求与人们消费需求的优质鸭品种,促进养鸭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

  骡鸭又称半番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产生的后代(属间杂种)。骡鸭克服了纯番鸭公母体型悬殊大、生长周期长的缺陷,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耐粗易养、生活力强、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合于填肥生产肥肝等特点。近年来,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骡鸭在羽色选育上已形成了花羽、白羽为主的各类型品种。驭鸭在国内外的市场已逐步显示其优势,成为受到世界普遍重视的优质肉用型鸭。

  3.经济效益分析

  当前在国内外市场上优质骡鸭比普通肉鸭竞争力强,商品价格高。据中国肉鸭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统计分析,骡鸭料肉比按2.7-2.9:1,8周上市话重为3.0-3.6公斤,活鸭国内市场平均单价为7.0元/公斤,则在相同饲养周期内饲养一只骡鸭比普通肉鸭能多嫌1.5-2.25元。农户如年饲养2万只商品骡鸭可净增 3-4.5万元效益。在国际市场上,近年来用骡鸭加工成的冻鸭、胸脯肉、腿肉及白条鸭等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欧洲等地,骡鸭及其加工产品已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它占国际肉鸭消费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加大。

  二、肉鸭养殖的关键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骡鸭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骡鸭的开发主要是运用动物遗传、育种、繁殖、饲养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育种经验,并结合各地鸭的资源优势,选育开发出骡鸭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

  1、加强对用作父本的番鸭和用作母本的樱桃谷鸭、北京鸭、高邮鸭、金定鸭、绍兴鸭等一些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产蛋率高、个体大、肉质好特点的优良品种的选育,大力开展杂交组合试验,尽可能设计出多种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的配套方案,努力筛选出可生产优质高效骡鸭的最佳杂交组合。

  2、采用鸭人工受精技术,并积极探索驭鸭种蛋孵化的最佳环境参数,采用先迸的孵化技术,努力提高种鸭的受精率和种蛋的孵化率。鸭人工受精技术是生产驭鸭较为普遍的一项实用技术,可使受精率达80%以上,比自然交配受精率高出l懈 -15%。同时可提高父本利用率,减少公鸭饲养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土通过饲养试验,找出最适合种鸭繁殖和商品驭鸭生长和保持较好肉质的营养需要量标准,并筛选出最优秀的饲料配方,努力提高商品骡鸭的生产速度和饲料报酬。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骡鸭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饲养量极少,商品货源紧缺,大力发展骡鸭养殖前景诱人。

  目前市场销售的肉鸭脂肪含量较高,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瘦肉率高的肉鸭品种,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肉鸭的瘦肉率,是今后肉鸭养殖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养殖方法来说,过去肉鸭养殖多在地面上和水池内进行,饲养周期较长,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今后肉鸭网床养殖是发展方向。在综合利用上,养殖肉鸭与养鱼等综合养殖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今后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肉鸭养殖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和机械化操作,易于控制环境条件,有利于疫病防治,采用同一幢鸭舍在同一时间里只饲养一日龄的肉鸭,并在同一天内全部出场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是肉鸭规模养殖的发展方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肉鸭相关研究报告
肉鸭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