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人工肾工作原理是透析和超滤,2022年人工肾面临巨大发展空间。当下人工肾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进口市场前景趋好。未来国产人工肾替代进口总体趋势呈现明朗态势。以下对2022年人工肾进展分析。
中国的人工肾市场中,国外品牌占领了大部分的份额,主要有费森尤斯、金宝等。国产人工肾的厂商主要为重庆山外山、威海威高等厂家。中国人工肾市场目前仍然由外资品牌主导,几乎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其中费森尤斯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
我国人工肾患者在世界范围来看是并不多的,日本在亚洲这边应该是最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后期并发症是尿毒症症状。随着这两病发病率的增高,高血压患者就已接近两亿,中国人工肾的增长率也非常高。现从三大种类状况来了解2022年人工肾进展分析。
可穿戴式人工肾这个概念最先起源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由Shaldon等人发起并致力于研究,但由于当时技术和材料的限制,WAK装置过于庞大,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有效和安全的控制。目前所说的WAK主要指Gura和其团队设计并投入临床试验的带式可穿戴血透机,重约5kg。包含4个微量泵,泵入肝素、碳酸氢钠、镁、钙;1个泵控制超滤;1个穿梭泵控制血液和透析液循环。工作原理是将血液从双腔导管内泵出,通过1个微型泵泵入肝素抗凝,WAK穿梭泵将血液泵入透析器,同时干净的透析液按照和血流逆行的方向进入滤器。然后血液通过双腔导管的静脉端回到体内,而透析液回到透析通路,经过一系列吸附并补充碳酸氢钠后重回透析液循环。这个机器的尿素清除率22.7ml/min,肌酐清除率20.7ml/min,磷清除率21.7ml/min,透析液流速47.1ml/min,血流速度58.6ml/min。这个研究证实可穿戴血液透析设备是可行的,虽然每分钟的清除率看起来不高,比不上传统透析,但是可穿戴式设备是依靠时间取胜的,如果每天都穿戴的话,估算尿素清除可以达到6(Kt/V),远高于普通每周3次的常规透析。2014年底这款设备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的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替代肾脏的滤过功能,但是肾脏功能不仅仅限于此,还有代谢及内分泌功能。Humes等一直致力于生物人工肾的研究,这个装置由一个血液滤器和一个包含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中控纤维柱构成。因为有中控纤维的保护,细胞可以免受机体的免疫攻击。在临床试验性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时,显示出在尿毒症的微环境下这些细胞可以发挥重吸收、代谢以及内分泌活力。生物人工肾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0名入住ICU的AKI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滤过+生物人工肾的治疗,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出代谢和内分泌活性,促进25-羟基维生素D3向1,25-二羟基维生素D3转化。同时体内的IL-6/IL-10比值下降,提示体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下降。在此基础上Humes团队进一步探索生物人工肾上皮细胞系统装置,血流从患者体内引出后流经标准化的滤器,产生的超滤液经过BRECS系统,因为65KD以上的分子被滤器隔离,所以BRECS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免受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但该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包括细胞的获取设计伦理问题、制作工艺复杂,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运输不方便,不能冷藏(保持37℃恒温)等等,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正在研究的HNF是一个应用了彻底的纳米技术,并有望真正实现可植入的、连续工作的人工肾。HNF已经通过计算机模拟,1周工作7d,每日12h可以达到30ml/min的肾小球滤过水平,目前仍在研发试验阶段。这个装置由两片膜构成,串联在一起固定在一个盒子里。第1个膜模拟肾小球的功能,通过对流作用来产生血浆超滤液,其中包含了和白蛋白大小接近的所有溶质,第2个膜模拟肾小管的功能,选择性重吸收特定的溶质从而达到机体的稳态。这个装置不需要使用透析液、置换液等。
我国人工肾进口市场处于稳定旺盛阶段,当下,人工肾结合了透析和滤过两大优势,主要清除中分子毒素。2009年之前,肾脏病移植的比率是不断在提高的,但是近两年有一些下降,表现出国家对尸体肾源有一个明显的控制。肾脏移植,一个是经济压力比较大,另一个是后期免疫排斥的治疗,花费也很高。所以人工肾是常规的治疗方式。
以上就是2022年人工肾进展分析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