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疗服务 资讯详情
2023年人工肝市场容量不断扩增 我国人工肝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人工肝 2023-03-16 13:48: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人工肝行业疗效显著,我国人工肝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当下,生物人工肝将患者血浆通过体外循环与生物反应器中的人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短时间替代肝脏工作,并促进受损肝脏再生修复,性能上更接近人体肝细胞。未来随着医保控费和医院耗占比的实施,国产人工肝行业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人工肝市场容量不断扩增

  人工肝技术利用机械、理化、生物反应装置,有效清除肝衰竭产生、有害物质的积累,同时补充肝脏合成以及代谢所必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改善患者体内的电解质、酸碱不平衡等状况,能够暂时辅助或代替肝脏相应的功能,直至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有效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率。

  2023-2028年中国人工肝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血液灌流技术在人工肝治疗的费用估算仅考虑灌流器产生的治疗费用(不包括抗凝剂等其他费用),按照每位患者平均治疗3次的频率进行估算,DPMS、中性树脂吸附技术、阴离子树脂胆红素吸附技术的治疗费用分别为1.47万、0.54万、0,93万元。

2023年人工肝市场容量不断扩增 我国人工肝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肝衰竭是由病毒、药物等因素导致的严重肝损伤,常规治疗效果交叉,死亡率高达60%以上。在我国,目前晚期肝衰竭患者约有45万人,且由于癌症早筛早诊的理念尚未普及,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国内晚期肝衰竭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人工肝行业发展潜力较大。我国肝衰竭早中期患者超过百万人,且死亡率均较高(早期死亡率为25%左右,中期死亡率为40%),因此未来人工肝治疗将逐渐向早中期肝衰竭患者普及,人工肝治疗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增。

  人工肝是目前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以及毒性物质,具备肝脏部分合成和解毒的能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工肝治疗模式多样,实际费用根据不同模式的选择差别较大,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将人工肝治疗纳入医保报销的范围之内,但是报销比例较低,多数耗材需要自费,对于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我国人工肝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人工肝是在临床中针对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且能够改善肝细胞再生不良的晚期肝病,为肝移植提供空间。人工肝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生物型人工肝、非生物型人工肝、混合型人工肝,在目前人工肝市场中,非生物型人工肝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适应晚期肝衰竭。

  通常来说,人工肝的治疗方案需要持续3到4周,一周需要两次治疗,按照国产产品治疗费用1.3万元/次计算,则我国人工肝市场容量约为200亿元左右。但由于人工肝治疗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技术,在我国少数省份可以报销,且报销次数有限,报销比例差异大,因此国内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患者数量较少,当前国内人工肝治疗市场渗透率不到5%,未来人工肝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除却针对肝衰竭,人工肝技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有突出的贡献,在2020年2月,我国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该方案中明确提出,针对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可以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有效清除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机体的损伤,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资本涌入将助力人工肝技术临床转化,人工肝行业加快产业化步伐。现下,作为一种死亡率高的疾病,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肝衰竭患病率提升,为人工肝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我国人工肝市场容量较大,但由于人工肝是一种新型技术,尚未在全国普及,且医保报销限制较多,因此我国人工肝治疗需求较少,未来随着人工肝技术在全国普及,以及医保报销全面覆盖,人工肝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人工肝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