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在中国的药用史已有几千年,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4500种中药里,约有650种含有牛黄。由于牛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药学工作者就开始研究人工合成牛黄。以下对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
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现在两千多种中成药中用到牛黄的有六百多种,天然牛黄的需求量很大,稀缺性推高了价格,天然牛黄每公斤可卖到20万元左右。人工牛黄的价格十分低廉,每公斤一般只有500元左右。人工牛黄行业分析指出,与化药不同,中成药药效无法通过临床试验数据确定比对其效果。且中成药一般是多种药物组合,单一品种使用量不多,当前,人工牛黄的销售占比超过90%,但全国每年需求量也只有200多吨。
牛黄是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可添加在多种中成药中。我国牛黄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很低,在整个第二产业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其中体外培育牛黄产品更是稀少。现从六大鉴别方法来分析人工牛黄行业技术。
1.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牛黄伪品的形状大多似真品,但表面色浅黄而粗糙,较真品牛黄体重而光泽,断面无层纹重叠,内外一致,纵有的人工做成层纹,而显不出自然生长形状,质松,以手触摸即碎。
2.取一根小针烧红,刺人牛黄中,牛黄破裂显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有清香气者为真品。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若刺人后不破裂,剖开内部不起层纹,内心无白点,且微有臭浊气味者则为伪品。
3.真品牛黄用舌舔之,味先苦而后转甜,并有清凉之感直达舌根及喉部,其色挂舌不落,具特异香气。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嚼之则不粘牙,慢慢溶化,口内无余味、臭味及渣粒感觉。伪品人口纯苦如黄莲而不转甜,无清凉感,即溶化呈糊状,如嚼绿豆粉,且有臭味或腥味或有渣征感。
4.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先用水把指甲抹湿,然后将少许牛黄抹于指甲上,若指甲立即被染成黄色,并有显著的稍凉感透进指头,掠抹后指甲上具有明亮的黄色,久久不褪俗称“透甲”或“挂甲”者为真品,反之则为伪品。
5.用无色透明的杯子,装半杯冷水,然后取牛黄少许投入水中,真品吸水变湿而不变形,伪品入水则迅速膨胀而崩解。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或取牛黄少许放人玻璃皿中加水煮沸,静置,真品全部溶化,水不混浊,水液呈黄棕色,无沉淀和漂浮物。反之为伪品。
6.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取牛黄粉末少许,放人试管中,加入1~2毫升氯仿,混匀,再加入硫酸及过氧化氢(40%)溶液各2滴,摇动立即呈绿色者为真品。
人工牛黄行业技术分析,目前国内含有牛黄(过去仅指天然牛黄,现在还包括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三种)成分的中成药共有500余种,其中多数中成药中的牛黄成分是价格低廉、药效较差的人工牛黄,而天然牛黄则量少价高很难满足国内牛黄相关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