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人参生产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 /3左右,产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以吉林省为主,全省人参产量约为全国总量的85%。经管中国是主产国,而且在人参资源多样性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中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产值份额却极其微小。如2007年全世界人参总参之达500亿元,而中国的生产总值只有16亿元,产值份额不足4%。2017年人参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如下:
我国东北三省是人参主产区,自2001年后受到国家保持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水的退参还林政策,人参栽培总面积呈逐年下降之势;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农田栽参和林下种参,但人参产量今年持续下降。近几年吉林省实施开展了人参产业振兴政策,从2008年开始严控人参种植面积,并进一步提升人参规范化种植及精深加工的比例。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作为主要人参产地,从2005年至今连续8年人参种植面积减少,每年以8%-9%的速度递减,2005年为1333hm2,2008年下降至700hm2,2010年又降至550hm2,2013年已降420hm2。
人参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
① 林政部门严格控制种参用地,特殊用户需要缴纳高额费用,参农承担不起,许多参农纷纷放弃种植;
② 农村多数青壮年去城里打工,家中留下妻儿老小无力种参;
③ 人参生产周期长达6年以上(有些品种10年左右),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效益低、因此许多参弄纷纷转行;
④ 人参不重栽连作,种过人参的土地不能再种植任何作物,所以土地(山地、林地)承包人不愿意将土地转租给参农种参,参弄无地种参,种植面积递减。
据东北人参产地面积调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人参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按人参生产周期6年来计算,产量由2200吨下降至2000吨以下。
由于人参药用价值很高及其特殊疗效,已成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创汇重点商品之一。随着人参深加工、精加工发展以及中草药的国际化,人参需求日盛。
报告大厅《2016-2021年中国人参产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随着国家政策变化和各方面条件的改变,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参行业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将相应减少,但是我国市场对人参产品的需求却在逐年上升,所以未来几年,业内对人参行业发展报有很高的期望,无论是人参种植户还是生产企业来说,人参行业仍处于欣欣向荣阶段。
人参作为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被大众所熟知,国内消费市场体量大,将会对健康市场带来较好的发展前景。当然这也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而更加重视品质生活,开始从不注重保键到懂得如何遴选好的保键品,而人参自古就被冠为“百草之王”的美誉;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
而对人参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在近几年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还是得益于消费食用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参的稀有性质也具备了投资收藏的天然属性。人参即是个人养生的圣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父母长辈的佳礼。所以当人参链接互联网的创新农业模式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之中时,人参市场前景将被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