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群体的改变,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汽车养护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8182亿元左右,线上销售模式日趋成熟,线下门店全面数据化,以下是汽车养护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过去十多年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汽车销量也节节攀升,销量规模扩大了近4倍(从2006年的718万辆至2018年的2808万辆)。汽车养护行业分析指出,尽管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销量的绝对值依然在高位,因此保有量依然在继续稳步增长。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为3.1亿台,其中汽车保有量则有2.17亿辆。我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保持在100万以上,拥有200万以上汽车保有量的城市为19个,拥有300万辆以上汽车保有量的城市有6个,且还在不断增加。汽车养护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从这些不断增加的数据中可以知道,汽车养护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我国汽车养护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12月,我国汽车养护市场规模达到8984亿元,同比增长27.45%,预计在我国汽车保有量的稳步上升的趋势下,2020年我国汽车养护市场规模突破9000亿元。
同时,国家为推动汽车养护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并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
在政策层面,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鼓励第三方独立维修企业的成长,明确了4S店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随后,交通部陆续出台了918文件,其中最核心的是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和同质配件的落地配套政策。同时,后市场政策的相继出台增加了车主养护渠道的选择,鼓励第三方维修企业的发展。
政府部门发布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所列的技术装备。汽车养护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废轮胎破碎不采用手工方式,应采用整胎破碎机,粉碎及分级应采用自动化技术与装备,鼓励应用橡胶粉生产自动化集中控制生产线。再生橡胶采用环保智能连续生产装备,鼓励应用螺杆塑化的方式生产,精炼成型应采用连动装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公布,更加聚焦和务实于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这一核心诉求。《规划》中为暂时处于低谷的新能源汽车提出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目前,我国汽车养护维修市场参与者极度分散,以线下渠道为主。参与者包括4S店、综合维修厂、快修连锁店以及大量的路边店。互联网渠道占比低,近70%的市场份额仍然为4S店体系占据。我国现一二三类注册维修企业40多万家,其中非4S店37万家以上,行业集中度极低。
未来,我国汽车养护行业将尽快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汽车养护设备、养护产品以及养护技术的规范、标准,将不符合规范的养护设备和产品淘汰出市场,从而使整个汽车养护市场得到规范,以上便是汽车养护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