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内容详情
2013年中国PC行业分析
 PC 2013-06-27 14:35:40

  2008年,中国PC市场对于厂商来说,是忙碌的一年。由于上游电脑配件产量的大幅提升,计算机技术和设计的不断发展,液晶屏、内存、硬盘、CPU等配件价格大幅下跌,从而使得PC产品更替加速,市场价格调整异常频繁,市场促销活动也接连不断。2013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业绩开始回升,行业估值相对较低。电脑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计算机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1%,净利润同比下降0.58%,2013 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均回暖,分别同比增长11.15%和2.22%。2013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市盈率始终徘徊在30倍左右,低于电子元器件、通信,且从行业估值历史看也是处于底部区域。以下是对我国PC行业分析

  经济环境不景气产品需求增长

  2012年,我国经济持续处于欧洲危机扩大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增速有所下滑,虽然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短期内通胀的现象还将持续,行业投资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市场需求被压抑。同时,计算机产品作为耐用消费品,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有所降低。受此影响,预计2013年中国计算机电脑市场需求将有所上涨但涨幅相对缓和。

  个性化需求提升

  在各类办公场景下,诸多商业用户存在着复杂的个性化需求,这在中小企业用户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厂商产品策略重点,也成为困扰厂商的问题。商用电脑市场规模大、交易零散、个性化需求明显,对品质、服务、价格的综合要求高,这种需求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使得pc厂商难以把握。

  产品价格继续下探

  笔记本、台式机电脑市场将由于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影响增速放缓,从而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主流计算机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而用户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长动力不足,计算机整体价格结构不断下移;计算机电脑产业的西迁将受益于中西部的优惠财税政策与优势人力成本,从而使整体产业成本有所下降,一定程度缓解了计算机利润缩水的现状,但难以改变整体趋势。

  一体电脑重视

  由于上游厂商的控制及厂商的成本考虑等因素的影响,台式机电脑的硬件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一体电脑是新兴产品,各方均希望凭借它实现突破,因此无论是传统台式机以及一体电脑厂商、上游芯片厂商还是软件、互联网厂商,都在寻求差异化、针对性应用来帮助台式机走出千篇一律的困局。

  市场渠道提升

  3c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影响整体计算机市场的力量,与传统区域分销渠道不同维度的管理方式给各大厂商带来挑战。厂商纷纷成立专门部门用以管理新兴渠道,同时通过特供机型、合作包销等形式与新兴渠道形成深度合作。此外,国美、苏宁等大型3c渠道也纷纷布局网络渠道,通过收购、自建等方式构筑电子商务平台,并在国内大规模建设物流基地,形成对自有网络渠道的有力支撑。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镇和农村市场正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战略性市场,各大厂商将加大对低级别市场的渠道建设。同时,服务端的表现也会随着销售渠道一起完善起来。但是,渠道覆盖和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长期、足够的成本投入,这将是一场相对持久的战役。

  多样化满足个性需求

  与互联网应用不同,平板电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更加个性化,也更具长尾特性。随着平板电脑的应用环境不断改善,苹果和谷歌各自打造的应用商店趋于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数量快速增长。此外,内容提供商对平板电脑应用的关注不断提升,书籍、音乐、影视等内容资源正在逐步整合,并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优化,以应用的形式提供给平板电脑用户。

  电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我国计算机市场需求萎缩,各类产品市场表现均低于预期,预计全年销量增长25.3%。其中,台式机增长缓慢,全年销售量约2557.4万台,增幅为3.4%。笔记本电脑产品全年销售量下滑明显,全年销量约 2983.9万台,增长10.6%;平板电脑产品在经历2011年爆发式增长后,2012年仍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速,销量有望达到917.5万台。

  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 4~6级城市渗透明显

  目前计算机市场销售渠道明显出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3c卖场的非传统渠道份额提升,二为网络渠道迅猛发展,三为4~6级低级别城市的市场需求增大。非传统渠道销量(3c卖场,商场超市及网络渠道)占比不断提升;同时,中国以4~6级城市为主的低级别市场价值也被广泛重视,其销量在整体市场的份额呈增长趋势。网络渠道方面,由于网购习惯的强化及网络购物价格透明、支付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进行在线购物,所以网络渠道发展非常快。

  呈现后家电下乡时代新特征

  在家电下乡政策停止执行之后,计算机市场进入“后家电下乡”时代,农村及乡镇市场并未因为政策的中止而出现大幅度的倒退,巨大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联想等大品牌通过家电下乡建立起来的4~6级城市渠道以及服务体系已经成熟,构成乡镇市场增长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农村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得到有效刺激及满足,农村的消费理念将继续在一线品牌的引导下不断升级。

  服务形式多元化优化厂商服务品牌

  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服务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而鉴于网络服务响应速度较快,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许多厂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服务中心。从计算机产品服务的发展形式来看,网络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服务形式。特别是针对广大的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通过在线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支持、网络商店、技术答疑等多方面服务内容,有效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另一方面,网络咨询的方便快捷性也给忙碌的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因而也越来越受用户所钟爱,尤其是一些实时在线解决方案,比起送修和上门服务,能带给用户真正快速响应的使用体验,深得用户认可。

  支持计算机产业创新能力

  落实与完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计算机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满足骨干企业融资需求;根据企业金融生命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资金需求,分别设立了专注于计算机产业领域的种子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担保贷款、产业基金,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产业投融资体系。

  电脑行业发展前景报告预计2013年计算机市场仍将保持相对低速增长,笔记本销售量规模将达到3267.3万台,台式机销售量将达到2637.7万台,平板电脑市场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增速将下降,销量预计将达到1303.8万台。计算机市场总增长率将达到12.2%。

  PC电脑行业内部的竞争。PC行业分析发现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

  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

  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PC电脑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PC电脑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PC电脑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PC电脑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PC相关研究报告
PC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