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 内容详情
2025年农产品批发行业现状分析:推进流通过程标准化体系建设
 农产品批发 2025-08-08 15:14:5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产品批发行业在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5年,农产品批发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流通损耗管理方面。以荔枝为例,这种易腐生鲜农产品在批发与零售环节的损耗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其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荔枝流通损耗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农产品批发行业的损耗现状、特点及优化策略,旨在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一、农产品批发行业损耗现状

  《2025-2030年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农产品批发是连接产地与零售终端的重要环节,其损耗管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农产品批发环节的损耗有所降低,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以荔枝为例,这种易腐生鲜农产品在批发环节的损耗率仍较高,主要损耗类型包括裂果、烂果和褐变等。通过对全国5个地市荔枝经销商的问卷调查发现,批发环节的损耗率平均为4.22%,其中裂果和烂果的比例平均为2.34%,褐变比例平均为0.96%。不同地区的损耗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地区的损耗率最高,为5.05%,而上海最低,为3.30%。

  二、农产品批发损耗特点分析

  (一)损耗类型与严重程度

  农产品批发环节的损耗主要分为物理损伤和生理变化两类。物理损伤包括裂果和烂果,主要由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碰撞和挤压引起;生理变化则包括褐变,主要由荔枝在采摘后的呼吸作用和酶促反应引起。调查结果显示,批发环节中裂果和烂果的比例平均为2.34%,最高达21.74%,远高于褐变损耗(平均0.96%)。这表明物理损伤是批发环节的主要损耗类型。

  (二)损耗成本与区域差异

  批发环节的一般损耗占成本比例的平均值为4.22%,但不同地区的损耗情况差异较大。北京地区的损耗率最高,为5.05%,而上海最低,为3.30%。长沙地区的损耗率虽然较低,但零售商对损耗的感知压力较大,可能与其物流和保鲜条件不足有关。此外,批发商对荔枝损耗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51.92%的批发商认为荔枝的损耗成本高于其他水果。

  三、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环节损耗比较

  (一)损耗类型与严重程度比较

  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环节的损耗类型和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批发环节的损耗主要由物理损伤引起,而零售环节则以氧化褐变为主。零售环节的平均损耗成本占比约为批发环节的2倍,且极端损耗风险更高。具体来看,批发环节的损耗率平均为4.22%,而零售环节的损耗率平均为8.47%。

  (二)区域关联性特征

  除南京外,其他地区的零售环节损耗成本均显著高于批发环节。例如,上海的批发环节损耗率为3.30%,而零售环节损耗率为10.30%,损耗增幅达212%。这表明荔枝在终端货架期的管理难度更高,流通损耗在批发与零售环节存在一定的传导性。批发环节处理不当可能是零售环节加速褐变的诱因。

  四、农产品批发行业优化策略

  (一)重视终端市场,提升销售效率

  终端销售环节已成为制约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产品批发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通过品牌建设开展精准营销,不仅可以降低流通损耗,还可以带来品牌价值增值。例如,通过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可以有效降低流通损耗,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整合供应链,打通流通过程的堵点

  加强市场研究,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生产与流通体系是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的基础。从荔枝生产开始就考虑损耗问题,规划种植不同损耗率的荔枝品种,以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渠道、运输不同的距离并最终面向不同的市场。优化产业链条,串联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荔枝产业全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合理调控,提高面向终端市场的供应链响应性。

  (三)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降低各环节损耗

  鼓励“种植基地—批发商—零售商”建设利益共同体,推行“三方损耗责任共担协议”,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制定损耗阈值(如批发环节裂果率、零售环节褐变率等),超出部分按比例分摊成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物流与商流分离,提高流通效率,如实施“产地仓直销零售终端”模式,通过数字化系统(如区块链溯源)实现采摘、分级、运输、销售全流程无缝衔接,减少二次分拣,缩短流通时间。

  (四)推进流通过程标准化体系建设

  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制定《区域特色农产品采后处理标准》(如荔枝“两剪法”采摘、分级筛孔尺寸等)。制定流通各环节操作标准规范,如保鲜、装卸等操作流程。建立全产业链分层培训体系,面向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从业者提供认证培训,并给予补贴激励。

  五、总结

  2025年,农产品批发行业在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荔枝流通损耗的深入分析,本文探讨了农产品批发行业的损耗现状、特点及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批发环节的损耗主要由物理损伤引起,而零售环节则以氧化褐变为主。不同地区的损耗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且批发与零售环节的损耗存在一定的传导性。为了降低损耗,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提出了重视终端市场、整合供应链、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和推进流通过程标准化体系建设等优化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流通损耗,还可以提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批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热门推荐

免费报告

更多
农产品批发相关研究报告
农产品批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