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内容详情
2025年煤矿市场开采技术分析: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
 煤矿 2025-04-27 16:55:5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能化开采、绿色开采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了煤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还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市场开采技术分析

  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2025-2030年中国煤矿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炮采到智能化无人开采的跨越式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炮采方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矿行业逐步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开采。例如,2023年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及配套设备在曹家滩煤矿成功试运转,创下单日产量5.3万吨的新纪录。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煤炭设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还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特厚煤层高效高回收率开采设备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关键进展

  煤矿市场开采技术分析指出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技术:我国在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2005年,我国成功研发了适用于4.5米厚煤层的三软厚煤层工作面一次采全高的技术设备。2014—2016年,我国研发了适用于6米至8米坚硬特厚煤层的ZY21000/38/82D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及成套技术设备,使工作面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及配套设备在曹家滩煤矿成功试运转,创下单日产量5.3万吨的新纪录。

  大采高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我国在大采高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1982年,我国首次引进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不断改进和创新。2019年,我国研发的ZY21000/38/70D型大采高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及成套技术设备在金鸡滩煤矿成功应用,使工作面最高日产量达7.9万吨,最高月产量突破200万吨,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92.06%。

  智能化开采技术:智能化开采技术是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煤矿行业逐步实现了从人工感知手动控制到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的跨越。2014—2024年,我国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数量从3个增加到1300多个,涉及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及特厚煤层。多数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实现了地面远程集中控制,并且已经有38种煤矿机器人应用在矿井中。

  三、我国煤矿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煤矿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

  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煤矿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导致采矿工程专业的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许多学生在报考时将采矿工程专业作为调剂志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就业率低:尽管煤矿行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但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就业的比例较低。2022届和2023届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32%和27.09%,低于到非煤炭企业就业的比例。

  实践教学不足:煤矿工作环境复杂,存在安全风险,导致学生实习面临困难。许多煤矿企业出于安全考虑,不接受学生下井实习,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高校与企业结合不足: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煤炭企业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限制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

  四、我国煤矿人才培养的解决途径

  为解决我国煤矿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拓宽生源渠道:通过设立专业奖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采矿工程专业,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与煤炭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同时促进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智能化开采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升企业吸引力:煤炭企业应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待遇,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五、结论与展望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在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煤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拓宽生源渠道、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和提升企业吸引力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煤矿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我国煤矿行业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煤矿开采技术向更绿色、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煤矿相关研究报告
煤矿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