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限购政策的恢复,2013年11月中下旬开始动力煤价进入调整周期。2014年全年我国动力煤产量为38.7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以下是动力煤市场规模分析。
动力煤发展现状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需求直线下滑,煤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但“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影响,煤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动力煤市场规模
2017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呈”N“字型运行态势,经历了跌-涨-跌-涨的阶段。截至6月30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实际成交价600元/吨左右,较年初下跌15元/吨,跌幅2.44%,同比上涨48.15%。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5000大卡动力煤实际成交价340元/吨,较年初下跌28元/吨,跌幅7.61%,同比上涨112.5%。
2017年下半年,动力煤期货和现货价格宽幅震荡。其中,期货价格小幅上涨,现货价 格涨跌互现但幅度不大,现货和期货基差(基差=秦皇岛港山西产动力末煤(Q5500)平仓价-郑煤1801合约收盘价)大幅下降。截止6月30日,郑煤1801合约收盘 价570.8元/吨,较1月10日挂牌价上涨41.8元/吨,涨幅7.90%;秦皇岛港山西产动力末 煤(Q5500)平仓价588元/吨,较1月10日下跌13元/吨,跌幅2.16%;京唐港山西产动力 末煤(Q5500)平仓价594元/吨,较1月10日下跌13元/吨,跌幅2.14%;广州港(5.52 +0.00%,诊股)印尼煤 (A10%,V41%,0.6%S,Q5500)库提价680元/吨,较1月10日上涨5元/吨,涨幅0.74%;广州 港澳洲煤(A20%,V28%,0.7%S,Q5500)库提价680元/吨,较1月10日上涨5元/吨,涨幅0.74%; 基差17.2元/吨,较1月10日下跌63.2元/吨。
2017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9.12亿吨,同比增4.3%,产量基本恢复2015年水平。受2016年下半年价格持续上涨影响,2016年9月份开始,国家方面陆续放开先进产能的限产政策,并且2017年放弃执行276个工作日的生产制度,使得动力煤产量较去年出现明显上涨。但是,受3月份国内安全检查和环保压力影响,国内供应量并未出现井喷式上涨,以理性恢复为主。
从库存结构来看,上游煤矿企业去库存周期进入尾声,中下游企业库存基本回升至合理 水平。2017年5月底,国有重点煤矿库存312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763万吨,同比下 降36.05%,较2016年底减少110万吨,下降3.40%。2017年6月底,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5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18万吨,同比上升66.67%,较2016年底减少176万吨,下降24.41%。2017年6月底,6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128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增加81万吨, 同比上升6.76%,较2016年底增加182万吨,上升16.58%。
总体来看,动力煤有夏季和冬季两个需求旺季支撑,动力煤价格在需求旺季合理上行也是必然,不过整体供应要高于去年,所以价格出现持续的大幅度的上涨可能性不大,整体将随季节进行波动。同时,随着去产能的不断深入,国内煤价已经恢复至较为合理的位置,煤企全线亏损的状况出现明显改善,所以整体行业的低谷期已过,后期将维持较为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
以上就是笔者对动力煤市场规模分析。也希望我国动力煤行业发展越来越好,实现我国经济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