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广大,外贸的发展急剧发展,港口的建设刻不容缓,完善港口功能,在不断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相关重要,一起来看看目前国家颁布的关于码头行业的政策。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一:2002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内容概述: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海域使用权、海域使用金、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二: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其内容概述:港口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加强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三:2010年3月1日颁布了《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其内容概述:规定了从事和变更港口经营管理的规定等;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规范港口经营管理,保障港口有序发展。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四:2008年2月1日颁布了《港口规划管理规定》,其内容概述: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统筹港口整体规划布局,避免不合理的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五:2008年7月1日颁布了《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其内容概述:对《港口设施保安评估报告》和《港口设施保安计划》的制订、批准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分层级明确了相关主管机关的职权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六: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其内容概述: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经营者、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经营活动、外商投资经营国际海上运输等。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规范国际海上运输活动,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国际海上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七:2011年10月1日颁布了《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其内容概述:相比于第二次出台标准的大幅上调,此次港建费标准出现了小幅下调;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港建费下调顺应了我国大力倡导降低物流成本的需要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八:2012年5月22日颁布了《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其内容概述: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的港口岸线工作,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具体实施对港口深水岸线的使用审批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具体实施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的相关工作;被批准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建设项目,应当向交通运输部领取港口岸线使用证。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通过加强对岸线使用审批,能够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保障在港口规划的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港口岸线,促进港口岸线资源的节约利用与保护,也有利于对岸线使用实施后续监督与管理。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九:2016年4月19日颁布了《交通运输统计发展纲要》,其内容概述:计划到2020年,建成与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能客观反映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全貌,指标设置科学、数据质量可靠、法规标准齐备、机制运行顺畅、队伍素质优良的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体系。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通过制定该纲要,落实国家统计和大部门制改革发展要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统计服务经济发展、行业管理和公众需求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动“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创新、科学发展。
港口码头行业政策及环境十:2016年5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其内容概述为: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具体负责管辖区域内防治船舶及其作业活动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港口码头行业环境发展意义:进一步提高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水平,规范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