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车 内容详情
冷链物流车市场现状
 冷链物流车 2018-04-11 15:16:55

  冷链泛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生鲜食品以及需冷藏药品在采收、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处于一定的适宜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持生鲜食品以及......那么冷链物流车市场现状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听笔者给您娓娓道来~


  冷链物流车市场现状:

  2016年,在政策利好和需求向好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实现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200亿元,同比增长22.3%,初步预计未来3-5年年均增长速度也将在20%以上。

  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农产物大幅增产和速冻食品快速增长,对冷库设置装备部署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对冷藏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保温冷藏车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冷藏车产量达到20673辆,2016年增长至26113辆。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冷藏车保有量11.5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3.6%。

  我 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二者相较冷库发展更快,2013 年投资达到160 亿美元,2014 年末冷库存储容量已经达到7600 万立方。但是我国人均冷库面积仍比较小,14 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 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 立方米/人。我国冷藏车数量较少,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2014 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 万辆,日本是15 万辆,美国是25 万辆。2015 年ITA 对亚洲多个国家冷链发展进行测评,我国综合得分是4.5 分,低于日本的5.3 分和新加坡的5.6 分,在包括政策法规、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需求在内四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是相对得分最低的。

  冷链物流发趋势:

  我 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二者相较冷库发展更快,2013 年投资达到160 亿美元,2014 年末冷库存储容量已经达到7600 万立方。但是我国人均冷库面积仍比较小,14 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 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 立方米/人。我国冷藏车数量较少,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2014 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 万辆,日本是15 万辆,美国是25 万辆。2015 年ITA 对亚洲多个国家冷链发展进行测评,我国综合得分是4.5 分,低于日本的5.3 分和新加坡的5.6 分,在包括政策法规、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需求在内四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是相对得分最低的。

  生鲜电商崛起,长期看好具有流量支撑的第三方物流对行业整合

  政 策驱动引发冷链行业发展热潮,生鲜电商受益风起。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5 年全国生鲜电商规模达到560 亿,相较14 年260 亿的水平增长一倍多。若由单个生鲜电商厂商独立承担物流,鲜有具备行业整合能力完成从预冷到销售全覆盖的厂商,且运输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看好第三方物流对冷链物流行业整合渗透。目前国内已形成包括顺丰冷运模式、京东商城模式、河南鲜易供应链模式和九曳供应链模式在内的四种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中西部发展空间大,气调库开始起步

  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冷链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带动冷库,冷藏运输车和速冻设备等冷链设施设备受益。

  中西部冷库建设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中西部承担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 而当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冷库分布失衡,东部沿海冷库逐渐饱和,但是中西部依然建设不足,未来存在可发展空间。

  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环保安全冷库受益明显。我国冷库大多建于上世纪90 年代,主要以氨为制冷剂。氨毒性大易发生爆炸,因此现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冷库是发展主流。

  气 调库将成为未来新宠。气调库是冷库一种,在普通冷库基础上控制库内气体成分实现保鲜。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0.5—1 倍,果蔬出库后保鲜期(销售货架期) 可延长 21~28 天,是普通冷藏库的 3~4 倍。美国气调贮藏果蔬高达75%, 法国约为40%,英国约为30%。我国气调库起步较晚,未来伴随冷链渗透会成为发展新宠。

  冷藏车发展加速,各大厂商瞄准市场

  库和冷藏车是冷链两种最基本基础设施,冷库在发达地区建设逐渐饱和,但是冷藏车整体体量依然较小。目前,低温冷冻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3.8%,高温 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2%。预计伴随冷链发展,冷藏车发展将提速。我国冷藏车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由河南冰熊、中集集团、河南新飞及河南红宇四家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64%。第二梯队包括北京晨光、北京北铃、镇江飞驰、河南松川和镇江康飞组成,市场份额约为18%,第三梯队主要是特种车改装厂和小型企业组成。截止到2014 年底,中国共有大小95 家企业生产冷藏车,国内重点企业不足10 家,以小型企业居多,整个行业参与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尚处于由基础物流服务向物流增值服务迈进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整合供应链,向着综合性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加强盈利较强的仓储环节以及增值服务领域,而更多的将基础冷链运输环节外包。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供应链的整合实力是冷链物流商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上便是笔者对冷链物流车市场现状的详细介绍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冷链物流车市场现状将会是一片蓝海愈来愈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冷链物流车相关研究报告
冷链物流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