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泵 内容详情
冷却水泵行业概况
 冷却水泵 2019-05-23 17:18:12

  2018年受市场需求增长及产品价格上升带动,我国冷却水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为585.0亿元,同比增长7.4%。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冷却水泵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和性能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生产数量、研究水平、制造技术已经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以下对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

  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2014年我国1.24亿台泵中,各类潜水电泵约2000万台,其中井用潜水电泵超过300万台。2016、2017年我国泵产量均有所下降,2017年泵产量稍稍回升,达到1.22亿台。在全球水资源匮乏、干旱化程度加剧、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国输泵产量有所增长,2018年我国水泵产量为9654万台,同比增长1.76%。冷却水泵行业分析指出,2018年我国水泵行业市场规模约1705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4.73%。

冷却水泵行业概况

  中国冷却水泵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研发创新水平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冷却水泵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但在高端产品领域,冷却水泵市场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被欧美少数几家企业占据,高端产品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现从五大问题来分析冷却水泵行业概况。

  1、研发资金投入匮乏,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国内企业在产品技术积累、新产品开发方面与国外一些著名公司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科技经费、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水泵制造业自主研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研发资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泵行业会员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近百家,但研发资金投入能达到4%不到20%),与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比较,全行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显得微乎其微,严重地制约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缓慢

  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及产品技术。虽然水泵行业大多数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但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国内水泵制造企业所承担的大多是产品的低端加工环节,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依然有待提高。如说,当前已经开始国内制造的核电站成套设备中的核级泵产品以及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站成套设备中的高压锅炉给水泵芯包产品;大型石化成套技术装备中所需的高压小流量泵、耐腐蚀化工流程泵、煤液化用耐蚀耐磨离心泵、容积泵等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多仍需依靠引进,这便是国内泵行业企业需要重点攻关的方向。

  3、基础技术发展滞后,基础配套元器件更是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基础技术研究应有的重视,我国整备制造业的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成为制约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首要因素。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机械密封、仪器仪表以及最小流量装置等基础配套机械产品,中低档产品居多,新能质量不够稳定,这也是许多用户选择购买国外泵产品的重要原因。

  4、重要技术装备依然需要仰仗于进口

  国内泵行业过于重视引进,轻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盲目重复引进的现象严重。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今仍是水泵制造业技术开发升级的重要渠道。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水泵制造业虽然能够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重大装备和产品,但核心技术依然主要依靠于国外引进,行业自身的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还非常薄弱。

  5、国内水泵企业的总体设计,成套能力过于薄弱

  行业整体缺乏具有系统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水泵制造业在重大成套项目上,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能力薄弱,难以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另一方面,我国水泵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化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单位、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制造企业和应用部门密切配合来协作化大生产。

  冷却水泵行业概况分析,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走向低迷,但由于中国政府为刺激内需而对基础建设的重大投资,且考虑到基础建设的滞后性,预计未来5年内冷却水泵行业的发展将达到一个小高峰,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热门推荐

冷却水泵相关研究报告
冷却水泵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