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系统监测显示, 2013年1-8月, 我国乐器行业生产保持低速增长。1-8月,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 累计出口交货值 同比增长2.5%。同期,乐器行业进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6.46%和4.16%。
乐器产品结构偏重低端
作为全球钢琴生产大国,中国钢琴虽已出口到了五大洲,但大多是低端的家用琴,其中更有大量作坊产品。即使如珠江、施特劳斯、星海等大品牌,产品也只是以家庭用琴为主,放眼国内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仍然是斯坦威、雅马哈这类外国品牌琴。
在金融危机和各种因素影响下,一直呈增长趋势的钢琴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也为钢琴厂商们敲响了警钟。1-8月,我国钢琴出口量同比下降26.8%,钢琴出口额同比下降16.02%。乐器界人士指出,尽管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支撑,但国产钢琴应该通过品牌整合来改变无序化、低端化现状。
无序竞争导致提琴原材料缺乏
据乐器行业分析及竞争研究报告分析,目前, 我国提琴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九成以上。但提琴制作的高产量背后,同样隐藏着危机。有乐器界人士透露,数量众多的厂家通过价格战和增加产量来争夺市场,直接造成了提琴原材料缺乏的发展瓶颈。据了解,国内生产的提琴面板,最佳原料来自东北的云杉,目前已使用殆尽,只能转而向较次的西南地区取料。提琴用料有“爷爷买料,孙子做琴”的讲法,即砍伐的木料要经过长期自然晾干才能用于制琴,然而,目前不少厂家为快速生产,采取了人工烘干的方法,这也导致大多数国产提琴只能当作低端的学生琴、练习琴。所以,尽管中国提琴频频获奖,却很少被演奏家们使用。
品牌整合 提高产品结构
前几年全球乐器行业被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而脚步滞重,而中国的乐器进出口却以连年增长逆势而上。但是,一枝独秀的高速发展道路并非一片坦荡,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监测显示, 2013年1-8月,我国乐器出口额为10.41亿美元,同比下降4.16%; 进口额1.9亿美元, 同比下降6.46%。虽然遭遇重挫的原因相当复杂,却因原先被兴旺遮掩的危机逐渐趋向明朗化,引起了乐器行业人士的重视,有的呼吁应规范生产工艺,改变产品低端化的策略;有的提出通过品牌整合改善乐器生产杂牌化格局,以重拳出击国际市场等等。也许,乐器市场出现变数,并非是坏事,对于厂家来说,将进行反思和应对;对于广大乐器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希望国产乐器的质量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