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简单地讲,就是可以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嫁接机器人技术,是近年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它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蔬菜苗茎杆直径为几毫米的砧木、穗木的切口嫁接为一体,使嫁接速度大幅度提高。以下对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
农业季节性强,蔬菜种植赶农时,因劳动力成本涨幅大,人工嫁接成本10年前一株0.01元,现已涨到0.12——0.15元,占育苗比重15%左右,机械化嫁接是发展趋势,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应用与推广。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尽管可以至少减少30%的农药和30%的化肥使用,但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拥有2000年历史的蔬菜嫁接技术面临严峻挑战。嫁接机器为半自动式嫁接机,最高生产率为310株/小时左右,嫁接成功率为90%,由于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不仅在国外、我国都有一定的销量,适于果树枝条、西瓜、黄瓜等瓜类蔬菜苗的半机械化作业。
机械嫁接可大幅度提高嫁接速度,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在我国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全自动的蔬菜嫁接机是当前嫁接技术发展方向,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处理实现黏木与穗木视觉识别成为了可能,但是嫁接机的适应性尚未实现,很多嫁接机只能适用于某种嫁接对象。现从三大工作原理来分析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
自动化嫁接的效果。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嫁接机采用旋切贴合的方法对蔬菜苗进行机械化嫁接,嫁接速度为550—800棵/小时,嫁接成活率为92%左右,实现了可直接带根和土团嫁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嫁接作业变得更加简单。
自动嫁接机器人的结构与组成。以穗木、砧木嫁接为例,自动嫁接机器人由穗木、砧木自动供苗系统,穗木、砧木自动搬运系统,穗木、砧木切削系统,自动供夹系统,嫁接后排苗系统等部分组成。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其中搬运系统、供夹系统、排苗系统均可归类为输送系统。在实际嫁接操作过程中,砧木生长点的切削必须要准确、无误、干净,只有这样才能使砧木和穗木做到良好地贴合,这是实现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之一。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嫁接机器人在上述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砧木生长点的自动识别系统,以确保砧木生长点的切削准确性。
自动嫁接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作业首先从砧木和穗木的供苗系统开始,当人工喂入砧木和穗木使自动供苗系统获苗并自动夹紧以后,砧木苗被送到砧木生长点识别系统进行识别操作;然后由砧木自动搬运系统取走,而穗木苗则直接由穗木自动搬运系统取走,二者均被送到切削系统同时进行切削;切削后,砧木苗和穗木苗的切口被贴合到一处,此时,嫁接用的夹子被自动供夹系统推出并夹住砧木苗和穗木苗的贴合处;最后,嫁接苗带着夹子被输送到自动排苗系统。
至此,嫁接机器人完成了一个嫁接循环过程。机械嫁接技术是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嫁接速度。嫁接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由于嫁接对象蔬菜比较柔软且不规则,给机械嫁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嫁接机械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率的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蔬菜生产综合能力的增强,从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