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及机械行业等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从2009年的980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8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58%。以下对金属模具发展现状分析。
模具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家电、航空航天、建材、电机和通讯器材等产品中,约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因此被称为“工业之母”。
模具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关联度高,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据估计,模具可带动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
通过对金属模具发展现状分析,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汽车、通信、电子、家电等消费品的需求快速提升,使得这些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也成为我国模具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使得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模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我国模具销售总额已经从 2010 年 1,120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 1,71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93%,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我国模具制造产业布局结构和组织结构将得到全面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创意设计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我国模具行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到 2020 年,国内市场国产模具自配率将达到 90%以上,满足模具用户行业发展对模具产品的需要(2020年国内模具市场预计为 2500 亿元),制造业技术发展和转型升级中需要的中高档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达到 60%,同时满足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性模具,模具出口达到 60 亿美元,其中中高档模具比例提高到 50%以上。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六国为全球主要的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生产国, 其中, 中国的模具产值为世界之最。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公布数据显示, 2005-2015 年全球模具行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到 2015 年,市场规模已达到 1,150 亿美元。随着“美国再工业化”、 “德国工业 4.0”、 “中国制造 2025”、 “日本工业 4.0”等各国工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可以预见,世界模具行业必将继续保持其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仍依靠进口。2009年至今,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多为高档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
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模具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精密化。一方面,模具成型零件日渐大型化和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发的“一模多腔”造成了模具日趋大型化。以上对金属模具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