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 内容详情
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进口食品 2017-10-16 10:36:25

  由于国内食品安全等因素,对于欧洲安全优质的食品特别青睐,另针由于饮食习惯相似,比较接受东南亚的食品和韩国、台湾的各类零食需要也很大。进口食品小众化消费的产品特性,其尝鲜、求刺激的消费动机,使产品的购买要素更多集中在产品的高品质、多口感和良好的购买体验上,而这些恰恰也是进口食品的最大优势所在。以下对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2022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示,进口商品行业由于受渠道的限制,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至今仍与进口商品无缘,更多的只能在一些一线城市,例如北、上、广、深等地才能找到大型国际超市,或是一些小型的进口超市。因此,如何使进口商品购买与国内商品购买一样高效便捷成为进口商品行业必须突破的难点。一旦进口商品打破“购买难”的问题,将会获得更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与消费意向。

  (一)高度分散、竞争充分的行业显露着巨大商机

  进口食品行业目前是一个极其分散的市场,进入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销售的产品品种不多,超过1000个品种以上的进口食品企业屈指可数;大量的企业操作市场的手法还比较初级,多数停留在专卖店销售、导购促销、特价推广等方面,对于品牌形象打造、情境终端体验消费等还远未提上日程;同时,行业整体的集中度较小,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均较少,市场处于自然式增长的状态,属于高度分散的自由竞争市场。

  (二)中高端人群主导消费的市场特性仍将长期存在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目前的进口食品产品普遍较高,消费档次尚属于中高端消费,其消费人群多集中于白领、时尚人群等,追求新潮、寻求口味刺激、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特征比较明显,消费人群相对狭窄,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高、产品价格高、销售终端相对狭窄等是行业存在的典型特征,而这些均是由现有的进口食品所处阶段造成的,目前是进口食品行业导入期的后期,消费意识还未浓厚,产品销售还未大众化,中高端人群、小众化消费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沿续。

  (三)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的消费态势加快发展

  目前的进口食品区域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所占的比重较大,而目前此种态势正在发生着转移,随着大量二三线城市经济力量的崛起、城镇化的推进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二三线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开始购买进口食品,对其有了初步认知,也有了更多、更高的消费期望。此种转移在未来的几年仍将继续,而带来的直观表现就是二三线城市进口食品消费的快速增长,这也是进口食品企业发展的商机所在。

  (四)食品专卖店、商超专柜等成为目前的主流销售渠道

  进口食品本质上是一种时尚、新鲜的产品类别,消费者消费进口食品的动机大多是尝鲜、领略异国和追求口味刺激,鉴于进口食品消费仍是小众型消费,产品价格高、单位附加值高,大众化的杂货店、小型终端无法快速销售,专卖店、商超专柜就成为首选渠道。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量的进口食品销售还是在专卖店、商超专柜等渠道完成的,新兴的互联网销售、特殊通路购买等处于快速发展中。

  (五)品牌、产地等已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关键考虑要素

  进口食品小众化消费的产品特性,其尝鲜、求刺激的消费动机,使产品的购买要素更多集中在产品的高品质、多口感和良好的购买体验上,而这些恰恰也是进口食品的最大优势所在,市面上畅销的进口食品,如“越南干果”等无不是特色的口味、专业的品质等促生的结果;同时进口食品消费还呈现出一种特点,就是产品消费的产地意识逐渐兴起,消费者对原产地出产的进口食品更加衷爱,如法国的“葡萄酒”就广受葡萄酒爱好者的喜爱。

  进口食品是一种非常有文化味道和特色的食品,把进口食品当作礼品,既高档时尚,又包涵文化特色不显庸俗,更重要是它还营养丰富是健康食品。送给谁都说的过去,父母、孩子、领导、朋友都喜欢,这就为人们解决了很多时候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合适的烦恼,当然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礼品首选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和人民币快速升值.国家已越来越鼓励国内商家展开进口.在缩小贸易逆差的同时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下。进口食品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世界各国的美食逐渐登陆中国,特别在东部沿海地区.对于进口食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曾发表报告,声明中国进口食品合格率在99%左右。对进口食品的消费成为一种流行,不仅风行于大城市和有钱人,而且普通百姓也有机会选购享用。比起发达国家生活来,我国人们照样可以吃得起,吃得好,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风情万钟的充满异域风味的食品。这也带动了国内进口食品的发展契机。

热门推荐

进口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进口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