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中向好趋势,经济增速即便是6%的水平也相当不错,眼下是推进结构调整、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和拆除重大风险“引信”的最好时机。以下对我国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在高速增长,金融互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正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7-2022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有了超过了十倍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都是人民可以共享到的经济发展的成果。现从三方面来分析我国经济环境现状。
(一)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制度框架、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教育培训、商品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增强。据我国经济环境现状测算,2014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又提高1位。其中,基础设施指数排名第28位,效率增强指数排名第30位,创新与成熟度指数排名第33位。
(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环境现状指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以及欧洲商业管理学院共同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创新指数名列全球第29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在人力资本开发和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已经非常接近高收入经济体。
(三)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不断增加。我国企业经营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95家增加到2014年的106家,位居全球第二位,数量接近日本的两倍。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进入世界前10强。进入500强企业的利润总额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7.7%提高到2014年的20.8%。
展望我国经济环境现状未来,中国要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中的阻力,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然而,只要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必定能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