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系统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我国集成系统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产业布局集中在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等地,以下是集成系统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集成系统行业作为当今比较成熟的服务业,在国内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集成系统行业分析指出,2019年我国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151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工业领域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约为836亿元,同比增长30.8%。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共有437家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企业,系统集成领域有278家相关企业,占全产业链的64%。从上市公司来看,绝大部分的系统集成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都在10亿元以下,和国内近千亿的系统集成市场相比,单个公司市场份额较小,未来成长空间大。
目前,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广泛,汽车行业的需求最为旺盛下,我国诸多地区都在全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厦门、泉州、成都、重庆、武汉以及西安。集成系统行业产业布局预计,汽车和3C是机器人系统集成主要的应用领域,汽车行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相比其他行业,供应商体系相对稳定。
2020年1月30日,合肥高新区20多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完成签约仪式。这20个项目涵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其中设计类13个、材料与设备类3个、封测类3个、制造类1个,协议总投资约48.5亿元。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签约落户项目39个,总投资94.7亿元,涉及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
集成系统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我国相对较大的应变式传感器生产厂商已开始从只提供元器件朝提供称重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转变。如柯力传感、珠海志美、余姚太平洋称重等。这些厂家在解决方案、网络通讯协议和调试等环节都基本具备了本土化市场的适应能力。
太极股份作为苏州计算机系统集成厂商,此前已提出“四云合一”的创新业务战略,逐步开始拓展除传统系统集成业务以外的业务。通过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医生)与支付方(医保、商保)及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共同合作打造“诊前、诊中、诊后”完整的闭环服务体系,推动三医联动健康发展,并实现盈利模式由软件实施向O2O、B+B2C拓展。
总的来说,我国系统集成行业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北京及沿海各中心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以合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以深圳和苏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华东地区IT应用需求规模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地区占据了系统集成全国市场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上便是集成系统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