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国家在交通行业方面投入的资金逐步加大,预计将有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来改善交叉路口、车站、码头、机场和交通枢纽构成交通运输的节点。以下是交通市场分析。
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了尾气排放与噪声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每年我国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交通拥堵已成为阻碍发展的“城市顽疾”,而解决的最佳方案之一便是发展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对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确保交通安全等起到重要作用,将是未来交通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7年,交通运输板块全年上涨5.92%,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1.78%,行业跑输大盘15.86个百分点,行业表现位于29个中信一级行业的中游。受市场整体风格的影响,中信29个一级行业全年表现,只有食品饮料和家电两个行业跑赢大盘,其余27个行业均跑输大盘,其中纺织服装、传媒、计算机、国防军工和农林牧渔的表现垫底。交通市场分析,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较强周期属性,今年的表现波动较大,上半年大部分时间的表现都跑赢大盘,而下半年由于大盘指数表现强劲,交运指数持续震荡、全年整体跑输大盘。
2018年,交通BDI 均值在1300-1500,相比2017上涨30%。2017年四季度旺季均值约1400 点,在18年供需继续边际改善的基础上,2018年全年BDI均值有望达到17年4季度均值。2017年需求增速4.4%,运力增速3.4%,供需改善1%。2018 年克拉克森预计需求增速2.7%,运力增速1.3%,供需差为1.4%,行业相比17年加速改善。
截止2019年2月,我国内地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城轨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其中,地铁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约1149公里,占比22.8%。2017年新增运营线路32条,同比增长24.1%;新增运营线路长度880公里,同比增长21.2%。2016年,线路长度增长首次超过500公里,达到535公里,仅一年后线路长度增长又突破800公里,又迈上一个大台阶,增长速度前所未有。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4.9%。拥有2条及以上运营线路的城市已增至26个,占已开通城轨交通城市的76.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以ETC系统为例,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均达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而日本的ETC用户规模在7200万户以上。以ETC在停车场领域的应用为例,如新加坡的停车场ETC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而我国停车场ETC领域才刚刚起步。交通市场分析,预计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将在未来二十年至三十年的时间里达到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投资水平,未来的整体市场将持续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未来,随着智慧城市以及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预计智能交通市场投资将持续火热。预计人们就可以更方便的获得出行服务了,并直接采用租赁的方式实现出行,或者租赁车加大容量公交的方式出行。自有车将不会是最方便和经济的出行方式,这样可以极大减少道路的拥堵,同时停车难问题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2019年,我国智能交通将会迈入“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企业也随之发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智能交通的研发、生产和普及。预计在大宗商品回暖、铁路改革预期、以及环保和公路治超政策趋严下,将为行业带来更大的福利。以上便是交通市场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