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标机 内容详情
2025年激光打标机行业技术分析:红外与紫外设备推动激光打标技术精准应用
 激光打标机 2025-07-07 10:25:4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激光打标技术凭借其高精度、永久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塑胶材料等多个领域。随着行业发展,2025年激光打标机行业技术不断革新,不同类型的激光打标机在材料加工上展现出不同特性。为探究红外与紫外激光打标机对复合材料打标性能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特定设备和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

2025年激光打标机行业技术分析:红外与紫外设备推动激光打标技术精准应用

  一、激光打标机实验材料与设备准备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激光打标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实验选用了三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塑胶材料,分别是滑石粉改性阻燃聚丙烯(PP)料、阻燃聚碳酸酯(PC)料、玻纤增强阻燃聚酰胺(PA)料。其中,PP 料为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的 TD40 - 2802,PC 料来自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 C2NH - 04,PA 料是该公司的 PA - P6/WA140。同时,准备了多种仪器与设备,包括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射机 MA900/260 用于样品制备,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光测色仪 CS - 610B 以及天准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自动影像测量仪 VMC432 用于性能测试与表征,还有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外激光打标机 KM30(最高功率 30W,波长 1064nm)和紫外激光打标机 UV - 3K(额定功率 1200W,波长 355nm),这两种激光打标机是本次研究的关键设备。

  二、激光打标机实验样品制备与性能测试

  在样品制备环节,称取 3kg PP 复合材料,在 80℃烘箱烘干 2h 后,于 230℃注塑成 2mm 厚色板;3kg PC 复合材料在 100℃烘箱烘干 4h,在 290℃注塑成相同规格色板;3kg PA 复合材料同样在 100℃烘干 4h,于 260℃注塑成 2mm 厚色板。性能测试时,利用两种激光打标机在样品色板表面刻蚀直径 15mm 的实心圆,并调整工艺参数获取一系列图案。通过分光测色仪与自动影像测量仪,对比激光打标前后材料刻蚀处的明暗度变化(ΔL)、色差变化(ΔE)以及标记图案微观形貌,以此评价材料的激光打标效果。

  三、红外激光打标机的打标效果分析

  红外激光打标机因价格较低、适应力强,是众多企业的首选。其采用 “热加工” 方式,利用激光使材料表面吸收能量后产生热激发,出现形变、熔融等现象,工艺参数不当易产生标记不良。对 PP、PA、PC 色板打标测试发现,PP 料打标图案颜色深度随激光功率降低变浅,随打标速率降低加深,Q 频越高、填充间距越大则颜色越浅;PA 料因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剂作用,用 30W 红外激光设备难以形成清晰图案;PC 料因碳含量高易受热分解炭化,打标规律与 PP 料相似但颜色更深。色差测试表明,相同工艺下,ΔL (PC)>ΔL (PP)>ΔL (PA) ,ΔE (PC)>ΔE (PP)>ΔE (PA),PA 料标记效果差,PP 料和 PC 料标记效果较好。

  四、紫外激光打标机的打标效果分析

  紫外激光打标机波长 355nm,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高,售价也更高。其采用 “冷加工” 方式,利用高能量光子打断材料化学键,加工后材料边缘光滑,热影响小。实验中,额定功率下,PP、PA、PC 料打标图案颜色深度随打标速度降低变浅,填充间距增大颜色更深,Q 频越大颜色越浅。测试数据显示,1200W 的紫外激光打标机对三种材料均有较好标记效果,其中玻纤增强阻燃 PA 料因自身特性图案颜色深度低于 PP、PC 料,PC 料标记颜色更深。

  五、两种激光打标机打标效果对比

  对两种激光打标设备在不同工艺下的打标图案进行色差测试对比发现,紫外激光打标机对改性 PP、PA 料的标记效果优于红外激光打标机,最佳工艺为 M;红外激光打标机对改性 PC 料的标记效果优于紫外激光打标机,最佳工艺为 F。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激光打标工艺与设备,可节约成本、降低质量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最高功率 30W 的红外激光打标设备对滑石粉改性 PP 料、阻燃 PC 料标记效果较好,对玻纤增强阻燃 PA 料效果较差;额定功率 1200W 的紫外激光打标机对三种材料均有较好标记效果。整体上,紫外激光打标机行业打标效果更优,但综合设备价格,对于常用的 PP、PC 料,红外激光打标设备性价比更高;对于耐热性好的阻燃 PA 料,紫外激光打标机更为合适。此次研究成果为企业在塑胶材料激光打标工艺选择上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激光打标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精准应用与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激光打标机相关研究报告
激光打标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